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2-12-21 09:01 編輯
【中華百科全書●戲劇●腳色】
若要給腳色下個定義,那麼中國古典戲劇的腳色,只是一種符號,必須通過演員對於劇中人物的扮飾才能顯現出來。
它對於劇中人物來說,是象徵其所具備的類型和性質;
對於演員來說,是說明其所應具備的藝術造詣和劇團中的地位。
腳色一詞,始見於南宋理宗時趙升所撰的朝野類要卷三入仕欄,但那是指簡單的履歷或名銜之意,有如科舉時代,應試者於殿試策上自敘出身後,所必須開列的三代腳色。
又見於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此劇之時代,錢商揚宋金元戲劇搬演考謂係屬南宋,其開場末色賓白有云:「以恁唱說諸宮調,何如把此話文敷演,後行腳色,力齊鼓兒,饒攛掇,末泥色饒踏場。」
此所謂後行之腳色,顯然指戲劇之腳色而言。
戲劇之腳色,除張協狀元外,起初俱但稱色。
如南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二十妓樂條所云宋雜劇中的末泥色、引戲色、副淨色、副末色;
一百二十回本水滸傳第八十二回教坊司承應中的戲色、末色、淨色;
元未明初湯式筆花集新建构欄教坊求贊般涉調哨遍套二煞中的付末色、付淨色、粧旦色、末泥色;
又明寧獻王朱權太和正音譜云:「丹丘先生曰:『雜劇院本,皆有正末、副末、狚、孤、靚、鴇、猱、捷譏、引戲九色之名。』」可見由宋至明初,戲劇腳色大抵但稱色,色之起源,蓋緣於宋教坊之十三部色。教坊的伎樂以部色分類,所以明王驥德曲律論部色第三十七和雜論第三十九下的嘗戲以傳奇配部色條,以及清姚燮今樂考證緣起中的部色條,其所云部色,便都是戲劇「腳色」之義。
以腳作為戲劇腳色之義的,如元末夏伯和青樓集誌所云:「雜劇則有旦、末。旦本女入為之,名粧旦色;末本男子為之,名末泥。其餘供觀者,悉為之外腳。」
外腳為元劇中習見之外末,外旦或外淨;
則腳字之義,當指戲劇腳色。
腳色為詞,始見於張協狀元後,元明兩代未見其例,迄清康熙間李笠翁閒情偶記填詞部格局第六中,乃又有「出腳色」一項,乾隆間李斗揚州畫舫錄卷五「城內蘇唱街老郎堂」條,亦有所謂「江湖十二腳色」之語,則「腳色」一詞用為戲劇腳色之義,至有清一代乃習焉自然。
至於或作角色,蓋腳、角音一同,為假借之故。
戲劇不同,腳色的繁簡也不同,臂如宋金雜劇院本只有末、淨二類,元雜劇則擴充為末、旦、淨三門,南戲傳奇又加上生、丑,而成為五綱,到了皮黃,更有七行之稱,即:生、旦、淨、丑、流、武、上下手。
嚴格說來,皮黃的流、武、上下手三行,和元雜劇、明清傳奇的「眾」、「雜」類似,都是指那些不入流的演員而言。
因此,我國古典戲劇中的腳色,就其門類而言,不外乎生、旦、淨、末、丑、雜(眾)六綱,其孳乳繁衍,亦就此六綱而分派滋生。
(曾永義)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82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