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圖書出版●版本學】 版本二字係一複合名詞。
版之本義,在紙未發明以前,為古代寫字工具之一,以木製作,一名為方。
中庸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
鄭玄注:「方、版也。」
儀禮聘禮:「百名以上書於策,不及百名書於方。」
因為簡策長短可以任意編集,所以文字多者用之;
方版以片為單位,不滿百字者,一版始可容納之。
儀禮既夕禮:「知死者贈,知生者賻,書賵於方,若九、若七、若五。」
鄭玄注:「書賵奠賻贈之人名與其物於版,若九行、若七行、若五行。」
由此,對於古代方版之形制,可以推見,係為一長方形之木板,上面可以書寫五至九行,共約一百個字。
故古人多用之記載戶口、錢糧、土地圖籍等。
及紙發明以後,不再用竹木作寫書材料,版之一詞遂在中國歷史上消失一段時期。
迨印刷術發明後。
因雕書之木版,與古代方版形狀相似,所以沿用舊稱,將雕書之木稱曰版。
本字,說文解字云:「木下曰本,從木,一在其下。」
禮記少儀:「絕其本末。」
孔疏云:「本,根也。」
故本字,即樹木之根,為根本之義。
劉向別錄云:「讎者,一人持本,一人讀書。」
所以劉氏校書,盡取官府及私家收藏之書本來勘對。
顏氏家訓書證篇中常引江南書本,以示有別於江北之書本。
凡此都是說明各書之本根來源不同。
所以版是橫、是緯,有時間、地域之區別,如宋版、元版、杭州版、四川版…等。
本則是縱、是經,無時代、地區性。
版雖有不同,而本則可能無異。
例如宋版書及後代翻刻或影印該宋版,版雖不同,而本則不殊。
版本學即是研究中國歷代圖書之此種經緯縱橫關係。
故所涵蓋之範圍頗廣,舉凡圖書印刷之歷史,各書之版本源流,以及版刻之鑒別等等,皆在研究之範圍內;
不僅是雕版書,就是手抄本、批校本等,亦屬研究之對象。
中國印刷術發明雖早,而「版本學」之萌芽卻是遲,蓋明初以前尚未有特別重視版本者。
明代正德,嘉靖間因覆刻宋版之風氣興起,宋版書逐漸成為藏書家蒐訪之對象。
然因歷時久,舊本流傳日稀,訪求難得,於是書估因緣作假,偽造宋版,圖牟高利。
隆萬間錢塘高濂所撰清閒燕賞牋中論藏書,敘述當時書估偽造宋版之方法,已是千奇百怪。
因為偽本之充斥,於是藏書家有版本賞鑑之一派,記述版本,以供參考。
清康熙間常熟錢曾撰讀書敏求記,將其所藏最佳之本,各論其繕寫刊刻之工拙與異同,及其遞藏之源流,是為中國版本學之萌芽。
此書於雍正四年(西元一七二六)始刊版流傳,對於促進版本學之發展甚有助益。
稍後,乾隆四十年(一七七五)及嘉慶三年(一七九八)內府所編刊之天祿琳琅書目十卷與後編二十卷,繼續其軌,並辨藏本之真偽,詳載所鈐蓋藏家之印記,一一考其爵里。
嘉慶間常熟孫從添撰藏書紀要,有鑒別專篇,強調版本鑒別之重要。
稍後,海寧陳鱣撰經籍跋文,吳縣黃丕烈撰百宋一廛賦注,敘版本復增錄版式行款,開後來元和江標記宋元版行格之一派。
黃氏所撰之藏書題跋,且敘及版本之源流。
是後,藏書家撰寫書志,更遞事踵華,於書之版本記敘益詳。
清宣統二年(一九一一),長沙葉德輝就前代諸家之書志,融會貫穿,並博考載籍,撰成書林清話十卷,並以所蒐資料之遺,編成餘話二卷,中國之版本學至是始正式奠立。
清話於民國七年刊雕出版,爾後論著者紛紛,或考印刷之起源,或考歷代之版刻,或論版本之源流,或論鑒別之方法。
單篇論著刊載於學術刊物者茲毋論,其撰為專書者,早者有孫毓修之中國雕版源流考、錢基博之版本通義。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卡特(T.F.Carter)教授撰中國印刷術之發明及其西傳(TheInventionofPrintinginChina,andItsSpreadinWestward)。
此書出版於一九二五年,向達教授曾翻譯多篇,發表於圖書館學季刊及北平圖書館月刊。
一九五五年,哥大富路德教授(L.CarringtonGoodrich)予以增訂再版,有胡志偉君之翻譯。
此書論印刷術之起源及歷代版刻概況頗詳,為版本學論著中之名作。
民國四十二年屈萬里、昌彼得兩教授合著圖書版本學要略,除論印刷源流外,兼研討書估作偽及鑒別版刻之方法,為專著中論鑒訂之濫觴。
近年出版者,則有毛春翔之古書版本常談、陳國慶等之版本學。
斯學尚方興未艾,有待研考之問題尚多。
版本學除研究圖書印刷版刻源流外,版本之鑒別亦屬一較重要之課題。
鑒別版本除細察其刻書序跋或牌記等有無變造痕跡外,大抵覘其版式、行款、字體、刻工、避諱字,及紙張等項,以定其雕印之時代。
所謂版式,即一書全葉書版之格式。
宋版書多從唐代卷子翻雕,故往往因襲唐代寫本之格式。
例如每卷首行多作小題(即篇題)在上,大題(即書名)在下,每卷之尾題在全卷正文完畢後隔行刊刻。
四周單欄,每卷之卷目列在各卷之前,其下接刻正文,左欄外之上方有耳題,記其篇目。
版心白口,上魚尾之下刻記書名及卷葉數,書名只記二三字,不刻全名,版心下方多記有該版刻工之姓名。
南宋以後又略變,版匡多作上下單欄,左右雙欄,版心上方往往記有本版之大小字數。
宋末又出現版心上下之中縫有墨線一道,係供折紙之準線,而成小黑口。
偶亦有作闊黑口,亦稱大黑口者,但稀見。
元代則通行大黑口,迄明初而不改。
明正德、嘉靖間,因翻刻宋版之風氣頗盛,故而影響於版心,又變為白口,不過罕有記載字數及刻工者。
嘉靖間始有將書名改刻於版心上方,書名全刻,故形成花口,萬曆以後,漸成定式。
所謂行款,是指書版每葉若干行,每行若干字。
清江標撰宋元行格表,以為宋版書之行字有一定之關係,即每葉若干行,每行之字數,必與行數相同。
誠然宋版中有如江氏所云者,如南宋國子監刻九行大字本諸史書,每葉十八行,行十八字之類,但不能概括所有宋元版。
從傳世之宋元版觀之,行字之間並無一定之關係。
不過某家所刻之書,大都有其一定之款式。
如宋元間刻附釋音?
經注疏。
皆作每葉二十行,行十八字;
宋刻十行本諸史,皆每葉二十行,行十九字;
臨安陳氏書棚本唐宋詩集,均每葉二十行,行十八字;
元九路合刻諸史,多作每葉二十行,行二十二字等,亦可以供作吾人鑒定之參考。
書畫詩文等藝事,各時代各有其風尚,精於鑒賞者,多據之以評斷,版刻之字體亦復如此。
且雕版工匠一時有一時之習尚,其或翻刻摹雕,貌雖似而神已離。
故審察字體實為鑒別之主要方法,唯需博覽多識,非初習者所能。
然但略曉梗概,亦是供初步鑒別之參考。
宋代主要刻書地域有三:浙江地區刻書多仿唐歐陽詢體,字畫規整端方。
福建地區刻書之字體在顏柳之間。
四川刻書亦近柳體,但與閩刻不同,其橫畫落筆處,帶有瘦金體之韻味。
金代刻書,多在山西平陽,字體亦略類閩刻,但較樸拙。
元刻字體,初期因襲南宋,北方刻書則沿自金。
中葉以後通行趙孟頫之松雪體,圓潤秀逸。
此種氣習下至明弘治、正德間,沿而不改,只有工拙之分。
正德以後,覆刻宋版之風氣漸盛,尤以覆刻南宋杭州陳氏書棚本唐人詩集最多。
陳氏書棚本字倣歐體,覆刻時因倣其字體及版式,影響所及,故嘉靖以後書刻之字體及版式丕變。
惟寫刻未精、工匠為便於施刀,漸變成橫輕豎重,板滯不靈之匠體字,即今日所謂之宋字者。
此類字體,起於嘉靖,變於隆慶,成於萬曆,大抵每三、五十年一變,愈趨愈方板。
清代除通行宋體字外,別流行一種所謂?
體字,即正楷。
此兩種字體一直沿用迄今,吾人可從字體約略鑒定其雕版之時代。
宋元版書中版心下方大都記有刻工姓名,明清兩代記刻工則較少,刻工係鑒定宋元版刻較重要之資料。
研究刻工較為晚起,近數十年對刻工之研究較有成績。
民國二十三年日本長澤規矩也氏撰宋元刻工表初稿,予鑒定版本者助益頗大。
風氣所及,編撰善本書志圖錄者,於藏本之刻工皆詳加錄載,近年對刻工已作有系統之整理,予以斷代及分地區研究,故可從刻工來考訂大概刻於何時何地。
惟應注意者,明清覆刻宋元之佳清,有並刻工亦予翻刻者。
故鑒定版本須各方面配合,單據刻工尚有未足。
宋清兩代於皇帝之御名,須要避諱,或缺末筆,或以其他字代替。
如清代以元代玄、正代禎、代胤、宏代弘等。
宋代不僅避名諱,即若干同音字,亦須避嫌名缺筆。
例如高宗名構,須兼避勾、、溝、遘等字。
有時不作缺筆,而空其字,其地位代以今上御名或太上御名等字樣。
元以蒙古入主中華,不用漢俗,故不諱。
明代沿元習俗,也不避諱,但到天啟年間又恢復避諱。
熹宗名由校,校字初減筆作挍,崇禎間又改校作較。
故由書刻中避諱情形,可以考出該書刊雕時代。
惟宋末私家坊刻,避諱不甚嚴謹,明代覆刻之精者,亦依原本缺筆;
或因帝主御名多罕見之字,書刻中不一定有其字,而且元明兩代不諱。
是以審諱字以定版刻,仍非極則。
宋元版書多印以桑皮紙、麻紙、藤紙等,明刻之佳者,印以白棉紙,其次柬紙,惟自宋以來之閩刻則多用竹紙,品質鬆脆,最為下品。
自宋迄明或有以廢棄之公牘紙背面印書者,於鑒定版刻印刷時代,最為可據,但不常見。
對於古紙之研究-歷代造紙之成分與技術,近代尚在萌芽時間,目前僅能作鑒定之參考。
此外墨色與印刷情形,亦可以資參考。
審定版本,不宜執著,分開以論,不可單憑一、二項特徵,以推斷其版刻之時代,必須綜合所有情況研考,始能作結論。
(昌彼得)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9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