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低生產成本的金屬化合物系太陽電池新技術 】
日本東京工業大學及龍谷大學的研發團隊,開發出不使用高比例矽的金屬化合物系太陽電池,並且可以低成本生產的基礎技術。
新技術係將金屬化合物加工成Ink狀,只需要像印刷般的塗佈就可製作完成。
以往的技術必須在真空中將材料積層堆疊,成本接近半導體的製程花費。
今後將以新技術實際試作太陽電池,朝提高性能方向進行研發。
金屬化合物系太陽電池係以銅、銦、硒為原料,也稱為CIS型的新類型太陽電池。因不使用價格居高不下的矽原料,因此價格可大幅降低,目前昭和Shell及Honda已開始進行商業生產。
研發團隊係將CIS的原料粉末與有機溶媒加以混合,並將顆粒大小微細化至1~0.3微米,並將該原料溶液作為印刷Ink塗佈於基板上。
然後再將基板燒結,形成1~3微米的顆粒大小,並證實可達到太陽電池的功能。
新技術更證實了不需使用真空的昂貴機器,就可以生產太陽電池。
以新製法製作的太陽電池之光電轉換率為2~3%,但目前已商品化的CIS型太陽電池的光電轉換率已達到10%。
為此研發團隊還必須找到最佳化的製作方式,以提高轉換效率為目標。
金屬化合物系太陽電池與主流的矽太陽電池相比,具有原料容易取得,製造方法簡單的優點。而且發電單價也是矽太陽電池的1/3而已,但現在還應用半導體的製造技術,今後將把焦點放在改善生產方法上。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33ywHnGTEQfNYp55CA_X8A--/article?mid=5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