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的地方平時與世界時之差等于該地的地理經度。
1960年以前曾作爲基本時間計量系統被廣泛應用。
由于地球自轉速度變化的影響,它不是一種均勻的時間系統。
後來世界時先後被曆書時和原子時所取代,但在日常生活、天文導航、大地測量和宇宙飛行等方面仍屬必需;
同時,世界時反映地球自轉速率的變化,是地球自轉參數之一,仍爲天文學和地球物理學的基本資料。
地方時是指因經度不同的地方,造成時刻(鍾點)不同,這種各地不同的時刻,叫地方時。
學生對于這個概念較難理解,並且易與區時混淆。
對于地方時引導學生這樣理解:在人們的意識中,一般把太陽位于某一條經線的正上空(上中天)時,作爲中午12點,這樣,我們可以利用中午12點這一時刻在各地出現的相對早晚來確定不同經度的地方有不同的時刻(即地方時)。
1:地球在自轉過程中,各經線中午12點出現的早晚就不同,從而各經線的時刻也就不同。
此時,120°E是中午12點,而30°E、75°E、165°E等各經線分別爲6點、9點、15點等等。
由此可得出:所有經線都有各自的地方時,不同經度有不同的地方時。
全球有無數條經線,也就有無數個地方時,使用地方時就會造成時間上的混亂。
爲了使用上的方便,人們又把全球每隔15個經度劃分出一個時區,全球共劃分出24個時區。
並且規定每個時區都以本時區的中央經線的地方時,作爲全區共同使用的時刻,這就是區時,這樣,在一個時區內,雖然有無數個地方時,但區時只有一個,即是中央經線的地方時;
全球有24個區時。
這樣,學生就容易理解地方時與區時的概念以及它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系。
二、東時區不一定在西時區的東方
一般學生往往認爲東時區一定在西時區的東方,西時區一定在西方,這種認識是錯誤的。
我們知道,東西方向的確定,是按劣弧定向的,這樣,在小于180°的範圍內,東西時區的相對方向存在兩種情況:
1.當東時區與西時區的時區偏號之和小于12時,東時區在西時區的東方。
(如圖2)按地球自轉方向及劣弧定向原則,東6區在西3區的東方。
2.當東、西時區的時區編號之和大于12時,東時區在西時區的西方。
(如圖2)東11區在西11區的西方。
三、東時區比西時區的時間早,但時刻(鍾點)則不一定早。
東時區比西時區在時間上早,這是對的,但若認爲東時區比西時區的時刻也早,是錯誤的。
關于這個問題有三種情況:
1.就東西12區而言,東12區比西12區在時間上早一天,但兩區的時刻(區時)卻相同。
2.當東西時區以各自的中央經線爲界,所張夾角小于180°且不跨0點(或24點)時刻的經線時,東方的時區比西方的時區的時刻早。
(如圖2)西11區在東11區的東方,此時,其時刻比東11區早2小時,但在時間上卻比東11區晚22小時。
(如圖3)此時,東方的東6區比在其西方的西3區的時刻早9小時。
3.當東西時區以各自的中央經線爲界,所張夾角小于180°且跨過0點(或24點)時刻的經線時,東方的時區要比西方時區的時刻晚。
(如圖3)此時,東方的西11區比在西方的東11區的時刻晚。
(如圖2)東方的東6區比在西方的西3區的時刻晚15個小時,而在時間上東6區比西3區早9小時,即此時,東6區是早一天的淩晨3點,而西3區是晚一天的18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