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教育●三民主義教育】 國父建國的理想,載於三民主義、建國大綱、建國方略等著作,尤以三民主義為重要。
三民主義不但是政治建設的典範,也是教育建設的依歸。
吳稚暉先生曾說:「三民主義是國父建國之大經,乃教育之根源。」
先總統蔣公更作詳細的說明:「總理三民主義各講,都是我們中國教育宗旨與教育政策的根據,也可以說一部三民主義,就是中國教育的教範。
其中民族主義各講,就是中國文化與倫理教育的教範;
民權主義各講,就是中國政治與法律教育的教範;
民生主義各講,就是中國經濟與社會教育的教範。」
(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教育與政治有不可分割的關係。
國父的教育理想,就是以達成其政治理想為目的的。
民族主義的教育思想,就是要促成民族的復興,爭取國家的獨立與自由;
民權主義的教育思想,就是要促成民權的普遍,建立自由平等的社會;
民生主義的教育思想,就是要促使民生發展,以發展國民的生計,改善國民的生活。
民國十八年三月中國國民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之「中華民國教育宗旨」,是國父教育思想的系統的說明。
其文曰:「中華民國之教育,根據三民主義,以充實人民生活、扶植社會生存、發展國民生計、延續民族生命為目的。
務期民族獨立、民權普遍、民生發展,以促進世界大同。」
由上述條文中,可知三民主義的教育理想,在於建立民族獨立、民權普遍、民生發展的中華民國,更進而促進世界大同。
而其切近的目的,在於延續民族生命、扶植社會生存、充實人民生活、發展國民生計。
民國十七年五月十五日舉行第一次全國教育會議,會議宣言內對於三民主義教育的體系,更曾作扼要的說明:「中國國民黨以三民主義建國,也就是以三民主義施教。
此後中華民國的教育宗旨,就是三民主義的教育,已絲毫不容懷疑。
所謂三民主義的教育,就是以實現三民主義為鵠的的教育。
…我們全部的教育,應當發揚民族精神,提倡國民道德,鍛鍊國民體格,以達到民族的自由平等;
應該養成服從法律的習慣,訓練團體協作和使用政權的能力,以導入民權的正軌;
應提倡勞動,運用科學方法,增進生產的技能,採取藝術的陶鎔,豐富生活的意義,以企圖民生的實現。
總之,我們全部的教育,應當準照著三民主義的宗旨,貫徹三民主義的精神。」
總之,三民主義的教育思想,是國父孫中山先生集中外思想之大成,對於許多矛盾衝突的學說,能夠折衷允當,指出真理之所在。
就教育上的個人目的和社會目的而言,國父在「社會主義之派別與批評」的講辭內,也有很恰當的批評:「社會係對待個人而言,社會主義係對待個人主義而言。
英國尊重個人,主張極端的自由;
德國以國家為本位,個人為國家一份子,又寧犧牲而不惜也。
此則以其國家政體之不同,故其主義亦因之異。
主張個人主義者,莫不反對社會主義;
主張社會主義者,又莫不反對個人主義;
聚訟紛紛,莫衷一是。
然而個人社會,本大我小我之不同,其理可互相發明,而未可以是非之也。」
所以個人和社會,本是小我大我之不同,並非對立之二體。
個人為社會組成的分子,社會是個人所組成的集體。
二者不特不相對立,而是相輔相成的。
個人脫離了社會,不但無所依附,也無法生存。
所謂個性的培育,人格的發展,祇有在社會生活中總能夠完成。
所以人的個性,一方面屬於本身的,一方面也是屬於社會的。
人在社會環境中,纔能夠生存和發展,倘若脫離社會環境,個性和人格就成為無意義的名詞。
而有價值的社會理想,也祇有在個人的個性和能力得以充份發展時始能實現。
這種循環的關係,無法打破。
基於這種信念,三民主義教育,要使學校成為一個典型的社會,在此社會中,不特不犧牲學生的個性,而且在共同生活和社會服務中,培育學生的個性。
學校一方面培育學生對於社會的責任感,使他們有服務社會的理想;
一方面學校對於學生的能力,盡力鼓勵其發展,以造福於社會。
蔣總統在「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內所說的:「民生主義教育,就是有計畫的教導一般青年,從民主的生活中,培養自己的人格,發展自己的才能,以家庭的子弟,和國家的公民的地為,從事生產事業,努力於社會的進步和民族的復興。」
正是說明了個人和社會相互依存的關係。
至於國家主義教育和民族主義教育的思想,有相同處,也有不同處,這是必須辨別清楚的。
國家主義教育和民族主義教育,都重視民族文化的發揚、民族道德的培育、民族意識和民族信心的建立,來爭取國家的獨立和民族的自由,不過國家主義教育,往往含有排他性和褊狹性,養成國民高傲的心理,歧視他國人民,造成國與國之間的仇恨。
兩次世界大戰的發生,未嘗不是受了國家主義教育思想的影響。
而民族主義的精神,不像國家主義那樣狹隘。
國父主張:要求得中華民族的自由平等,必須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
而且除了爭取中華民族的自由平等而外,還要幫助世界上的弱小民族,得到自由平等。
所以三民主義教育,不但沒有侵略的思想,而且富於平等的精神。
所以三民主義教育,以建設民有、民治、民享的新中國為起點,而以促進世界大同的理想為最後目的。
國父說:「中國對世界究竟要負什麼責任呢?
…要濟弱扶傾,才是盡我們民族的天職。
我們對於弱小民族要扶持他,對於世界列強要抵抗他。」
誠如蔣公所說:「總理的三民主義不僅可以救中國,而且可以救世界。
總理革命的目的,不僅要建立中華民國,而且要實現世界大同。」
所以三民主義教育,決不是偏狹的國家主義教育。
在教育方法上,理性主義和實驗主義持有不同的看法。
理性主義重「知」,實驗主義重「行」;
很顯然的各有所偏。
國父在教育方法上是主張力行教育的。
國父說:「生徒之習練也,即行其所不知,以達其能也。」
所謂習練就是力行。
國父在「孫文學說」內,特別倡導「知難行易」,其目的就在鼓勵力行。
國父說:「不去行,便無法證明所求的學問是對與不對,不去行,於是所求的學問沒有用處。
到了以為學問沒有用處,試問那一個還再情願去求學呢?
由此可知國父主張,求真知,必須力行;
不去行,便無法證明知識的真偽。
要學以致用,更必須力行;
不去行,所求的學問便等於廢物。
國父主張「行易知難」、「能知必能行」、「不知亦能行」、「能行便能知」。
蔣公更補充一句:「不行不能知」,其意義更為明顯。
理性主義的方法論,重理性而輕經驗,重知而輕行;
實驗主義的方法論,以為一切知識由行中得來,於是重行而輕知,皆有所偏。
國父主張的知行並重的力行哲學,可以綜理性主義和實驗主義兩派哲學之所長,而彌補其偏頗的缺陷。
(胡軌)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