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七星菌】
七星菌
(附篦菌等十六種)
七星菌(范本附圖),生山中陰濕處,形似牛肝菌,背後有七點黃斑。
味甘美、辛,性平。
無毒。
主治五勞七傷,諸虛百損,婦人尸勞、瘵症,能殺癆蟲。
人多忽其功效。
──范本卷十二
以上五色諸菌,人多不識,往往不細為分別,誤將毒菌視為無傷,致令毒殺,深為可憫。
今特一一分別詳明,使人知所采擇。
凡有未識者,宜加薑米或金銀器同煮,倘有黑色,斷不可食。
外有一種番腸菌,其形與見手青無異,采來撅開,亦系見手即為青黑,但其味苦麻,若誤食之,肚腹定為疼痛,解亦當以薑米及金銀器預為辨之,方無舛錯。
蓋菌之種類甚多,不能盡述。
五色諸菌外,復有反黃、反青、反白、反黑、反赤諸菌,不可食。
又云:所謂反者,若青面白背者是也,余可類推及二十三種,性各不同,亦並分別言之,以便臨時有所考察者也。
篦菌,形矮。
有毒。
困木菌,微甘,性惡。
栗菌,苦,寒,人食多生癭滯氣。
桑花菌,味甘美。
人難得食,食者強壯延年。
柏木菌,苦,寒。
有小毒。
苦竹菌,有大毒。
楓菌,寒,澀。
有毒。
麻菌,苦,寒。
人食發瘡。
柳菌,散血。
人面菌,似雞 。
有大毒。
食之即死。
番腸菌,有大毒。
腐草菌,有毒。
馬蹄菌,形似馬蹄,味苦、澀。
胭脂菌,可為外科藥。
癩頭菌,味辛。
食之令發蒼。
番花菌,背黑面赤,誤食損齒落發。
總之,青、黃、赤、白、黑五色菌可食。
五菌之外,其色必雜色,必須種種審明,方可采用。
倘毫厘有差,誤傷性命,切宜慎之!
──范本卷十二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6%B ... C%AC%E8%8D%89/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k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