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經濟●無盡藏】
無盡一詞,起源自佛家,譯自梵語Akaya,乃無窮盡之意。
無盡藏,意為德廣難窮,無不包含。
華嚴探玄記十九:出生業用無窮,故曰無盡藏。
十無盡藏:一信藏、二戒藏、三慚藏、四愧藏、五聞藏、六施藏、七慧藏、八念藏、九持藏、十辯藏。
中國古代佛教寺院,採無盡藏之意,寺中積錢財告貸與人,得生利息,以供寺界之用,稱為無盡財。
唐代化度寺內設「無盡藏」,經營借貸金融事業,財力累積富甲天下,隨後寺院金融事業,遂以無盡藏院見稱,官方即設有「無盡藏檢校」專職。
宋代寺院金融事業稱長生錢,亦沿無盡之意,因子母滋生,本金為母,利息為子,子母相權,生生不息,故曰無盡。
按宋代道誠集釋氏要覽卷下:「寺院長生錢:律云:無盡財蓋子母展轉,無盡故:。
兩京記云:寺中有無盡藏。
又則天經序云:將二親之所蓄,用兩京之舊邸莫不總結招提之宇,咸充無盡之藏。
十誦律云:以佛塔物出息,佛聽之。
僧祗云:供養佛華,多聽賣買香油,猶多者,賣入佛無盡財中。」
(吳永猛)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9428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k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