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中華百科全書●科學●臘腸中毒】 [打印本頁]

作者: 楊籍富    時間: 2012-12-15 08:06
標題: 【中華百科全書●科學●臘腸中毒】

中華百科全書●科學●臘腸中毒

 

臘腸中毒(Botulism),是由於食用受到肉梭桿菌(ClostridiumBotulinum)所產生毒素污染的食物,而發生的疾病。

 

可分泌臘腸中毒毒素之桿菌分布很廣,為一種嫌氣性(無氧狀態才可生長)可產生孢子之桿菌,其主要以孢子狀態存在於土壤中,很容易污染食品。

 

而受污染的食品,主要為肉罐頭及臘腸等氧氣極少者,故稱之為臘腸中毒。

 

臘腸中毒毒素作用的位置,是在周圍神經系統的神經鍵(Synapses)。

 

此處可接受乙醢膽鹼(AcetylCholine)傳遞神經衝動。

 

由於隔膜及其他參與呼吸作用的肌肉麻痺,可造成窒息死亡。

 

臘腸中毒的毒素為一種劇毒,一盎斯已(二八.三五克)的毒素,可使四億人死亡。

 

臘腸中毒的毒素對熱不安定,在攝氏八十度下加熱三十分鐘,就可使該毒素完全失去活性,亦即熱加工或普通家庭的烹調處理,就可使其失去活性。

 

目前人類發生臘腸中毒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家庭中不適當的熱處理,或燻醃的食品所引起。

 

工業上大規模的製罐業,則未曾發現過中毒。

 

小規模的中毒曾發生於燻醃的白魚、罐裝鮪,以及罐裝的馬鈴薯濃湯。

 

(潘子明)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6168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kf.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