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政治●行政首長】
一、行政首長的概念:君權時代的行政首長,為朕即國家,具有絕對的權力。
宰相雖其有行政首長之名,不過奉命辦事而已。
民權時代的行政首長、內閣制的總理,為政黨政治之產物,其政治行政措施,均應對國會負責。
總統制的總統兼行政首長,一方面為國家元首,一方面為行政首長,仍應對國會負責。
先總統蔣公比喻行政首長,猶人之大腦,為中央政府發號司令之總樞紐。
二、行政首長的要件:(一)精力充沛:凡能建大業成大功者,必具非常之勇,不眠不休,冒險犯難,漢武帝、拿破崙,足為代表。
(二)智力過人:凡具深謀遠慮,洞燭機先,能見人之所不能見,謀人之所不能謀者,方能勝任。
漢高祖、唐太宗、林肯、邱吉爾,始足當之。
(三)德力深厚:進賢退不肖,並具有人溺己溺,人饑己饑之仁愛。
盡人性盡物性,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之真誠。
謀國平恕無私,臨難不苟之公忠。
三、行政首長之職權:論其職權,其最主要者,為(一)國情之判斷,(二)行政計畫之決定,(三)指揮命令之發布,(四)行政人員之任免與管理,(五)財務預算控制,(五)黨政立法之連絡。
四、行政首長之責任:應負主要之責任為(一)政治責任,(二)法律責任,(三)職務上之責任,(四)道義上之責任。
(侯暢)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576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k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