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景岳全書-卷之二十一明集雜證謨噎膈經義】 [打印本頁]

作者: 我本善良    時間: 2012-9-2 22:45
標題: 【景岳全書-卷之二十一明集雜證謨噎膈經義】

景岳全書-卷之二十一明集雜證謨噎膈經義

 

 

●陰陽別論曰:一陽發病,其傳為隔。

 

三陽結,謂之隔。

 

●邪氣藏府病形篇曰:脾脈微急為膈中,食飲入而還出,後沃沫。

 

●大奇論曰:胃脈沉鼓澀,胃外鼓大,心脈小堅急,皆隔,偏枯。

 

●通評虛實論曰:隔塞閉絕,上下不通,則暴憂之病也。

 

●風論曰:胃風之狀,頸多汗惡風,食飲不下,隔塞不通,腹善滿,失衣則脹,食寒則泄,診形瘦而腹大。

 

●血氣形志篇曰:形苦志苦,病生於咽嗌,治之以苦藥。

 

●本神篇曰:憂愁者,氣閉塞而不行。

 

●舉痛論曰:恐則精卻,卻則上焦閉,閉則氣還,還則下焦脹,故氣不行矣。

 

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矣。

 

●上膈篇帝曰:氣為上膈者,食飲入而還出,余已知之矣。

 

蟲為下膈,下膈者,食晬時乃出,余未得其意,願卒聞之。

 

岐伯曰:喜怒不適,食飲不節,寒溫不時,則寒水流於腸中,流於腸中則蟲寒,蟲寒則積聚,守於下管,則腸胃充郭,衛氣不營,邪氣居之。

 

人食則蟲上食,蟲上食則下管虛,下管虛則邪氣勝之,積聚以留,留則癰成,癰成則下管約。

 

其癰在管內者,即而痛深,其癰在外者,則癰外而痛浮,癰上皮熱。

 

帝曰:刺之奈何?

 

曰:微按其癰,視氣所行,先淺刺其傍,稍內益深,還而刺之,毋過三行,察其浮沉,以為淺深。

 

已刺必熨,令熱入中,日使熱內,邪氣益衰,大癰乃潰,伍以參禁,以除其內,恬憺無為,乃能行氣,後以鹹苦,化穀乃下矣。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kf.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