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卷之二十明集雜證謨霍亂論治共七條】
1.霍亂初起,當陰陽擾亂,邪正不分之時,惟宜以薑鹽淡湯,徐徐與之,令其徐飲徐吐,或以二陳湯探吐之,則吐中自有發散之意。
必俟滯濁大出,胃氣稍定,乃察其有無泄瀉,有無脹滿,有無嘔惡,以辨邪正虛實,然後隨其證而調理之,自無不愈者。
但于吐瀉擾亂之後,胃氣未清,邪氣未淨之時,凡一切食飲之類,寧使稍遲,切不可急與粥湯,以致邪滯復聚,則為害不小也,不可不慎。
亦不可妄用涼藥。
2.霍亂初起,胃口不清,邪氣未淨,或脹或痛而嘔惡不止,察其邪甚於上者,宜和胃飲,神香散,或平胃散,擇而用之。
邪甚於下者,宜五苓散,胃苓湯,或苓朮二陳煎之類主之。
3.霍亂無脹無痛而但嘔惡不寧者,此脾胃受傷,虛寒證也。
若胃氣微虛兼滯者,宜六君子湯,或溫胃飲主之。
若但虛無滯者,宜理中湯,或五君子煎主之。
若虛而無寒者,止用四君子湯,或五味異功散亦可。
若虛在陰分,水中無火,因瀉而嘔惡不已,胸腹膨膨者,必用理陰煎,或去當歸加人參主之。
若吐利四肢拘急,脈沉而遲,此脾腎證也,宜四君子加薑,附,厚朴,或理陰煎主之。
4.霍亂雜證,凡霍亂後身熱不退,脈數無汗者,宜酌其虛實,於前治法中加柴胡主之。
寒邪甚者,宜用麻黃。
吐利,脈浮,自汗者,宜四君子加桂枝主之。
吐利,頭痛,身熱而渴者,宜五苓散。
吐利因於過食,或瓜果生冷,以致食留不化,遂成痞隔霍亂者,宜大,小和中飲,或六和湯主之。
若生冷寒勝者,宜加炮薑,肉桂,吳茱萸之類。
[元戎]曰:太陰證霍亂者,理中加橘紅,名治中湯。
若吐下心腹作痛,手足逆冷,理中去白朮加熟附子,名四順湯。
若吐利後轉筋者,理中加火煆石膏一兩。
5.轉筋腹痛者,因胃氣暴傷,以致陽明,厥陰血燥筋攣而然,法當養血溫經,乃為正治。
若邪滯未清者,先宜和胃飲加肉桂,木瓜主之。
若氣虛者,宜四君子湯加當歸,肉桂,厚朴,木瓜之類。
陰虛少血者,宜理陰煎加肉桂,木瓜主之。
又治轉筋法,男子以手挽其陰,女子以手揪兩乳,此[千金]法也。
6.乾霍亂證,最為危候。
其證則上欲吐而不能出,下欲瀉而不能行,胸腹攪痛,脹急悶亂,此必內有飲食停阻,外有寒邪閉遏。
蓋邪淺者,易于行動,故即見吐利;邪深者,陰陽格拒,氣道不通,故為此證。
若不速治,多致暴死。
宜先用鹽湯探而吐之,一以去其滯隔,一以通其清氣,但使清氣得升,然後濁氣得降,從瀉而出,斯不致害。
藥以溫中,散滯,破氣等劑,庶乎胃氣可舒,而邪隨以散,宜排氣飲加減主之,或神香散,或局方七氣湯,亦可酌用。
向余荊人患此,幾致不救,有治按在腹痛門。
7.霍亂之後,多有煩渴者,此以吐利亡津,腎水乾涸,故渴欲飲水,勢所必然。
但宜溫暖調脾,以止吐瀉,脾氣得和,渴將自止。
或以獨參湯徐徐與之,最妙法也。
其有本以陽臟,而因瀉亡陰,或見火盛喜冷,內熱脈洪者,宜益元散,或竹葉石膏湯之類,甘涼以濟之,亦無不可。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k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