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黃疸病脈證并治第十六 357】 [打印本頁]

作者: 我本善良    時間: 2012-8-18 21:01
標題: 【黃疸病脈證并治第十六 357】

黃疸病脈證并治第十六 357

 

 

寸口脈浮而緩,浮則為風,緩則為痺。

 

痺非中風,四肢苦煩,脾色必黃,瘀熱以行。

 

趺陽脈緊而數,數則為熱,熱則消穀;緊則為寒,食即為滿。

 

尺脈浮為傷腎,趺陽脈緊為傷脾,風寒相搏,食穀即眩,穀氣不消,胃中苦濁,濁氣下流,小便不通,陰被其寒,熱流膀胱,身體盡黃,名曰穀疸。

 

額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熱,薄暮即發,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勞疸。

 

腹如水狀,不治。

 

心中 懊憹而熱,不能食,時欲吐,名曰酒疸。

 

〔註〕: 寸口脈浮而緩,浮則為風,緩則為痺,痺非中風,前已詳言之矣。

 

今趺陽緊數而尺脈浮,四肢苦煩,身面色黃,乃疸病也。

 

黃,土色也,土病則見之,土屬脾胃,脾為陰土主濕,胃為陽土主熱,故凡病疸,皆為濕瘀熱鬱也。

 

行於外則必四肢苦煩,身面發黃也,蓋其人素有濕熱,外被風寒相搏,內為女勞所傷,及食穀飲酒,或與濕瘀,或與熱鬱,皆能為是病也。

 

若胃脈數,是熱勝於濕,則從胃陽熱化,熱則消穀,故能食,而謂之陽黃;若胃脈緊,是濕勝於熱,則從脾陰寒化,寒則不食故食即滿,而謂之陰黃也。

 

陽黃則為熱疸、酒疸,陰黃則為女勞疸、穀疸也。

 

若尺脈不沉而浮,則為傷腎,腎傷病疸,亦為女勞疸也。

 

胃脈不緩而緊,則為傷脾,脾傷病疸,亦為穀疸也,穀疸則食穀即滿,穀氣不消,胃中苦濁,清氣阻於上行,故頭眩也。

 

濁氣流於膀胱,故小便不通也。

 

女勞疸則額上黑,腎病色也。

 

微汗出,濕不瘀也。

 

五心熱,薄暮發,腎陰熱也。

 

膀胱急,小便利,下焦虛也。

 

腹滿如水狀,脾腎兩敗,故謂不治也。

 

若心中懊憹,熱不能食,時欲吐,小腹滿,小便不利,雖見目青面黑,必是酒疸病也。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kf.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