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小豆】
簡介:為豆科草本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種子。
異名:紅豆、赤豆。
功用:健脾利濕,消腫解毒。
主治:水腫、腳氣;產後缺乳,腹瀉,黃疸或小便不利;痔瘡,腸癰。
成分: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磷、鈣、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皂苷等成分。
性味歸經:味甘、酸,性平。
入心、小腸經。
用法:煎湯或研末。
應用舉例:1.赤小豆60克,桑白皮15克,加水煎煮,去桑白皮,飲湯食豆。
用於脾虛水腫或腳氣,小便不利。
2.白茅根60克,赤小豆1000克,加水煮至乾,除去自茅根,將赤豆分數次食下。
用於水腫、小便不利。
現用於腎炎或營養不良性水腫。
3.赤小豆120克,粳米30克,加水適量,煮稀粥,每日2次服用。
用於產婦氣血不足,乳汁不下。
引用: http://www.pharmnet.com.cn/tcm/slsw/sl/1015/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k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