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jx0012無知 發表於 2012-7-7 15:58:25

【外台秘要 卷十九 雜療腳氣方一十五首475】

<b>
<P align=center><FONT size=5>【<FONT color=red>外台秘要 卷十九 雜療腳氣方一十五首475</FONT>】</FONT></P>


<P>&nbsp;</P>千金防風湯,療肢體虛風,微經內發熱,肢節不隨,恍惚狂言,來去無時,不自覺悟,南方支法存所用多得力,溫和不損人,為勝於續命越婢風引等湯,羅廣州一門南州人士常用,亦防風(三兩) 麻黃(三兩去節) 秦艽(三兩) 獨活(三兩) 當歸(三兩) 遠志(二兩去心) 木防己(二兩) 甘草(二兩炙) 人參(二兩) 黃芩(二兩) 升麻(二兩) 芍藥(二兩) 石膏(一兩碎)麝香(二分) 生薑(二兩) 半夏(二兩洗) 上十六味切,以水一斗三升,煮取四升,一服一升,初服濃覆取微汗,亦當三兩行下,其間相去如人行十裡久更服,有熱加大黃二兩。
<P>&nbsp;</P>先有冷心痛疾者,倍當歸,加桂心三兩,去大黃。
<P>&nbsp;</P>忌海藻菘菜羊肉餳。
<P>&nbsp;</P>(一方有白朮出第七卷中) 千金翼青丸主腳氣皮肉身體諸風方。
<P>&nbsp;</P>烏頭(一兩) 附子(三兩炮) 麻黃(四兩去節) 加枳實(四兩炙) 上四味搗篩,蜜和丸梧子,酒服五丸,日三。
<P>&nbsp;</P>忌豬肉冷水,如生用烏頭附子,服如麻子五丸。
<P>&nbsp;</P>(出第十六卷中) 必效曰楊皮酒,主腳氣偏廢,及主一切風,緩風手足拘攣並效方。
<P>&nbsp;</P>取白楊東南面皮,去地三尺以上,去蒼皮,勿令見風,細切。
<P>&nbsp;</P>熬令黃赤色,即止,納不津器中,以酒浸隨皮多少,每令酒浸皮二三寸,乃以泥封,冬月二七日,春夏一七日開飲,晝二夜一,隨性多少,有酒氣為度,得脊口為佳,病可者飲至一石。
<P>&nbsp;</P>若重者乃至兩石,以瘥為度,酒唯須不灰,其白楊不得取丘塚者,服每日一兩行鴨溏利。
<P>&nbsp;</P>(蘇恭文仲備急同出第三卷中) 蘇恭療諸氣方。
<P>&nbsp;</P>杏仁(一百二十枚) 大棗(六十枚去皮核) 香豉(三百粒熬令乾) 上三味。
<P>&nbsp;</P>先搗豉,次搗杏仁,次搗棗,令極熟,取如彈丸大,含之,細細咽之。
<P>&nbsp;</P>忌如藥法,此方雖少,深有效驗。
<P>&nbsp;</P>又凡腳氣內須服藥攻擊,外須膏摩火灸發泄等,並是腳氣之要。
<P>&nbsp;</P>若有攣急及有不仁之處不殺冶葛(二兩) 蛇銜(二兩) 犀角(二兩屑) 烏頭(二兩) 桔梗(二兩) 茵芋(二兩) 防風(三兩) 蜀椒(二兩) 乾薑(二兩) 巴豆(三十枚又方云二兩去心皮) 升麻(二兩) 細辛(二兩) 雄黃(半兩) 鱉甲(一兩炙) 上十四味細切,以酒四升漬藥一宿,以不中水豬膏五斤,以煎藥於微火上,三上三下,令藥菜蘆 又療風痺,手足疼弱,鼠漏惡瘡毒,所有腹內絞痛,百病摩之皆愈方。
<P>&nbsp;</P>莽草(三分) 牡丹皮(二兩) 蜀椒(四分) 藜蘆(三分) 芫花(二兩) 大黃(四分) 皂莢(二分) 附子(三兩) 上八味搗篩,以苦酒三升漬一宿,以不中水豬脂三斤,微火上煎之,三上三下,令藥色黃,膏成去滓,以摩腫敷瘡,有毒不可服,及近孔要處,合藥勿令婦人孝子雞犬見之。
<P>&nbsp;</P>其二膏療為佳 又冶葛膏有巴豆,摩多損皮肉,用莽草膏方。
<P>&nbsp;</P>莽草(五兩) 附子(八兩生用去皮) 丹參(四兩) 漢防己(三兩) 芎 (四兩)椒(三兩) 吳茱萸(四兩)角(二兩屑) 當歸(三兩) 商 上十五味切,以酢漬一宿,以好酥三大斤煎,九上九下,布絞去滓,用摩頑痺並腫處好,膏入肉亦無損傷,服諸藥不相妨,神效。
<P>&nbsp;</P>忌豬肉冷水。
<P>&nbsp;</P>又冶葛膏方。
<P>&nbsp;</P>冶葛(二兩) 犀角(二兩屑) 漢防己(二兩) 莽草(二兩) 烏頭(五兩生用) 吳茱萸(五兩) 椒(三兩生用) 丹參(三兩) 躑躅花(一升) 升麻(三兩) 乾薑(二兩)附子(五兩) 白芷(一升) 當歸(三兩) 桔梗(三兩) 上十五味切。
<P>&nbsp;</P>酢漬以成,煎豬肪七升,煎五上五下,去滓用之,以酥代肪善。
<P>&nbsp;</P>忌豬肉冷水,舊方無白芷防己茱萸附子當歸有巴豆雄黃蛇銜防風鱉甲。
<P>&nbsp;</P>又神明膏方。
<P>&nbsp;</P>附子(十四枚小者三十枚炮) 吳茱萸(一升生用) 蜀椒(一升半) 白芷(一升) 前胡切一升) 芎 (切一升) 白朮(切一升) 桂心(三兩) 當歸(三兩) 漢防己切一升風多去 上十一味切。
<P>&nbsp;</P>酢淹漬一宿以成,煎豬肪五升,煎五上五下,去滓,摩腫及不仁,大試有驗,有牛酥代豬脂大佳。
<P>&nbsp;</P>忌豬肉冷水生蔥生菜桃李等。
<P>&nbsp;</P>又腳氣風毒發,不與人期,攻心即死。
<P>&nbsp;</P>若居僻遠無藥物處,致斃為橫死,其要藥常宜備隨身。
<P>&nbsp;</P>半夏(洗) 青木香 吳茱萸 木瓜 犀角(屑) 大黃 生薑 橘皮 常須備之) 檳榔 茯苓 昆布 蓽茇 紫蘇 杏仁 前胡 細辛 桂心 旋復花(亦其次也)並須備急救命。
<P>&nbsp;</P>若卒患無藥處,隨病所在,三五味濃煮服之,後依方合藥服之。
<P>&nbsp;</P>又凡人入八月,氣自漸定,非意氣大發者,作半夏獨活湯,多唾或睡覺心忪心悶,風熱故也。
<P>&nbsp;</P>竹葉湯食後服之為佳,如不已,作後湯服。
<P>&nbsp;</P>麥門冬(三兩去心) 茯苓(二兩) 石膏(四兩碎) 小麥(五合) 竹葉(切一升)生薑(二兩) 上六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二合,食後分再服,相去七八裡久。
<P>&nbsp;</P>忌酢物。
<P>&nbsp;</P>又尋常氣滿,三日兩日服一劑,湯方。
<P>&nbsp;</P>檳榔(七枚碎) 橘皮(一兩) 濃朴(二兩炙) 生薑(四兩) 吳茱萸(二兩) 上五味切,以水二升,煮取一升二合,分三服,相去五六裡久,復服之。
<P>&nbsp;</P>此藥性溫,去冷氣。
<P>&nbsp;</P>又蒼耳酒,去皮節頭足諸熱,風藥性冷不便熱方。
<P>&nbsp;</P>六月以後收取日乾,至九月銼一大斛,水三斛,煮取四斗,漬二大斗曲三度,總以米一大斛瘥後三升水杏仁末著第一 飯中下,生地黃搗如泥,著第二 飯中下,天門冬蒸熟剝去皮搗如泥,著第三飯中下,又大麻子一大斗搗碎,著第四 中下,大去皮膚風,補虛大良效多,頭風者得甘菊花一升漬第五 糟中下,攪之調酒熟,大小同服並得,余無禁忌,毒魚肉並勿食,有藥處可辨,無藥處可以蒼耳為本,如或少三兩物亦得,不必俱備,年常釀至三月服,極攘眾疾,復延齡輕身,將漬石斛等藥洒彌佳。
<P>&nbsp;</P>忌鯉魚蕪荑。
<P>&nbsp;</P>又單釀鼠粘根酒,和蒼耳單酒法,大去風疼癢,止咳嗽,消淡癖,差疽,亦是良藥,痛,取前蒼獨活 山茱萸 天門冬(去心) 黃 甘菊花 防風 天雄(炮) 側子(炮) 防己 白朮 茯苓 牛膝(各四兩) 枸杞(三兩) 丹參(四兩) 生薑(六兩) 磁石(十兩) 貫眾(三兩) 生地黃(八兩切) 上十八味切,以絹袋盛,酒二大斗漬七日,溫服一盞,日二三服,忌豬魚陳臭物,余無禁,主腰腳,兼去酒風。
<P>&nbsp;</P>忌豬肉冷水桃李雀肉鯉魚蕪荑酢物。
<P>&nbsp;</P>(並出第一卷中)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外台秘要 卷十九 雜療腳氣方一十五首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