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jx0012無知 發表於 2012-7-7 15:43:08

【外台秘要 卷十七 虛勞小便利方五首437】

<b>
<P align=center><FONT size=5>【<FONT color=red>外台秘要 卷十七 虛勞小便利方五首437</FONT>】</FONT></P>


<P>&nbsp;</P>病源此繇下焦虛冷故也。
<P>&nbsp;</P>腎主水。
<P>&nbsp;</P>與膀胱為表裡。
<P>&nbsp;</P>膀胱主藏津液。
<P>&nbsp;</P>腎氣衰弱。
<P>&nbsp;</P>不能製於津液。
<P>&nbsp;</P>胞內虛冷。
<P>&nbsp;</P>水下不禁故小便利也。
<P>&nbsp;</P>(出第四卷中) 溲師黃 湯。
<P>&nbsp;</P>療虛乏。
<P>&nbsp;</P>四肢沉重。
<P>&nbsp;</P>或口乾吸吸少氣。
<P>&nbsp;</P>小便利。
<P>&nbsp;</P>諸不足方。
<P>&nbsp;</P>黃 (三兩) 茯苓(二兩) 桂心(二兩) 芍藥(二兩) 甘草(一兩) 半夏(三兩洗) 生薑(五兩) 當歸(一兩) 大棗(三十枚) 人參(二兩) 桑螵蛸(二十枚熬兩片破) 上十一味切,以水一斗,煮取四升。
<P>&nbsp;</P>分服一升。
<P>&nbsp;</P>忌海藻菘菜羊肉餳生蔥大酢。
<P>&nbsp;</P>(出第四卷中) 又療虛勞。
<P>&nbsp;</P>腹滿食少。
<P>&nbsp;</P>小便多。
<P>&nbsp;</P>黃耆建中湯方。
<P>&nbsp;</P>黃 (三兩) 甘草(三兩炙) 大棗(三十枚) 桂心(二兩) 芍藥(四兩) 生薑(四兩)人參(二兩) 半夏(一升洗)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忌海藻菘菜羊肉餳生蔥。
<P>&nbsp;</P>(古今錄驗同出第十九卷中) 又阿膠湯。
<P>&nbsp;</P>療虛勞。
<P>&nbsp;</P>小便利而多。
<P>&nbsp;</P>有人虛勞服散。
<P>&nbsp;</P>又虛熱盛。
<P>&nbsp;</P>當風取冷。
<P>&nbsp;</P>患腳氣喜發動。
<P>&nbsp;</P>兼小便利。
<P>&nbsp;</P>脈細弱。
<P>&nbsp;</P>服此方。
<P>&nbsp;</P>利即減。
<P>&nbsp;</P>阿膠(二兩) 乾薑(二兩) 麻子(一升搗碎) 遠志(四兩去心) 附子(一枚炮)人參(一兩) 甘草(一兩炙) 上七味切,以水七升。
<P>&nbsp;</P>煮六味取三升,去滓,納膠烊銷。
<P>&nbsp;</P>分三服。
<P>&nbsp;</P>一方云︰小便利多。
<P>&nbsp;</P>日夜數十行。
<P>&nbsp;</P>一石五斗者良。
<P>&nbsp;</P>忌豬肉冷水海藻菘菜。
<P>&nbsp;</P>短劇黃 湯。
<P>&nbsp;</P>療虛勞少氣。
<P>&nbsp;</P>小便過多方。
<P>&nbsp;</P>黃 (二兩) 麥門冬(二兩去心) 大棗(三十枚擘) 芍藥(二兩) 乾地黃(二兩) 黃芩(一兩) 桂心(二兩) 生薑(二兩) 當歸(二兩) 甘草(二兩炙) 上十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忌海藻菘菜生蔥蕪荑豬肉冷水。
<P>&nbsp;</P>(出第十卷三中一方有黃連一兩)必效療虛勞。
<P>&nbsp;</P>下焦虛冷。
<P>&nbsp;</P>不甚渴。
<P>&nbsp;</P>小便數。
<P>&nbsp;</P>黃耆建中湯方。
<P>&nbsp;</P>黃 (三兩) 桂心(二兩) 人參(二兩) 當歸(二兩) 芍藥(三兩) 生薑(八兩) 膠飴(八兩) 大棗(三十枚)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
<P>&nbsp;</P>煮七味取三升,去滓,下飴烊銷。
<P>&nbsp;</P>分三服。
<P>&nbsp;</P>若失精加龍骨一兩。
<P>&nbsp;</P>白蘞一兩。
<P>&nbsp;</P>忌生蔥。
<P>&nbsp;</P>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外台秘要 卷十七 虛勞小便利方五首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