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山海經》的新視野】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觀《山海經》的新視野</FONT>】</FONT></STRONG></P><P><BR><STRONG>《山海經》是最古老的中文地理書,也是一部包含著許多神話傳說的先秦古籍,包括《山經》五卷和《海經》十三卷。</STRONG></P>
<P><BR><STRONG>雖然《山海經》全書僅有三萬一千餘字,但其內容卻涉及天文地理、宗教神話、民族人口、礦產資源和動植物等許多方面,是研究上古歷史的寶貴資料,堪稱中國古籍中的精華。 </STRONG></P>
<P><BR><STRONG>《山海經》的書名最早見於《史記》,但是司馬遷卻感歎道:「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直到漢成帝 時劉向、劉歆父子奉命校勘整理經傳諸子詩賦,才將《山海經》校勘整理並公之於眾。</STRONG></P>
<P><BR><STRONG>然而由於它所述內容多奇詭怪異,並且人們也發現書中所述地理學知識與事實並不相符,因而常被斥為荒誕不經,甚至被人們從科學典籍的行列裡除了名。</STRONG></P>
<P><BR><STRONG>不過,在《山海經》裡,確實存在許多驚人的巧合,暗示著它的科學性和真實性。</STRONG></P>
<P><BR><STRONG>最近美國的科學家在重新鑑定《山海經》中的若干篇章時,驚奇地發現了這部書令人驚訝的巧合之處。</STRONG></P>
<P><BR><STRONG>在《東山經》裡有四卷描述了「東海」以外的山川形勢,科學家 們仔細研究這些描述,竟然發現這與中國東海以外的太平洋彼岸——北美洲中西部的地形是契合的。 </STRONG></P>
<P><BR><STRONG>《東山經》中不僅描繪了那裏的地形地貌,而且每一卷還描述了 當地的風物,生動而精確地描寫了美國內華達州的黑色石、金塊,舊金山灣的海豹、會裝死的美洲負鼠等。</STRONG></P>
<P><BR><STRONG>第十四章《大荒東經》中描述的「光華之 後」,「河水流進無深淵」,「日生如此」等,任何一個曾經在北美科羅拉多大峽谷旅行和觀賞過日出的人,都會明顯地看出《山海經》中這段內容指的正是那裏。</STRONG></P>
<P><BR><STRONG>此外,還有不少筆墨是描述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流域等北美東部地區情況的。</STRONG></P>
<P><BR><STRONG>另外,在《山海經》的第九經和第十經裡,還描述到美洲的其它不少地方。</STRONG></P>
<P><BR><STRONG>《山海經》中的《山經》,包括「南山經、西山經、北山經、東山經、中山經」五部份,「禹曰:天下名山,經五千三百七十山、六萬四千五十六里,居地也,言其五藏。」故又被稱為「五藏山經」。</STRONG></P>
<P><BR><STRONG>對 此,普遍的說法是,「五藏」的「藏」是「寶藏」的意思,但也有人認為,這個「藏」應該是「五臟六腑」 的「髒」,中國古代文字有「通假」一說,這「髒」與「藏」就是屬於同音通假</STRONG></P>
<P><BR><STRONG>。五臟六腑,是中醫對人體各種內臟的總稱,心、肝、脾、肺、腎,叫五臟;小腸、 膽、胃、大腸、膀胱、三焦,叫六腑。</STRONG></P>
<P><BR><STRONG>我們仔細查看一下各大陸地殼和人體器官圖,再做一下比較,不難發現:</STRONG></P>
<P><BR><STRONG>南極洲和人腦不但外形相似,而且結 構也非常相同:</STRONG></P>
<P><BR><STRONG>西南極洲為大腦,東南極洲為小腦,東南極洲伸向南美洲的半島則是腦幹。</STRONG></P>
<P><BR><STRONG>接下來的就是五臟:澳大利亞是心臟,非洲和南美洲是肺臟,亞歐大陸是 肝臟——南亞次大陸則為肝臟下的膽囊、烏拉爾山脈則是分割左右肝葉並使肝臟位置固定的韌帶,北美洲大陸本部是脾臟,格陵蘭島是腎臟。</STRONG></P>
<P><BR><STRONG>除了亞歐大陸和肝臟所處的方向相反之外,所有的大陸在地球上的位置都和五臟在人體的位置相符合。</STRONG></P>
<P><BR><STRONG>難道古人看地圖的習慣就是某一種暗示,或說是一種巧合?——轉自神州智慧網。 </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BR><STRONG>引用:</STRONG><A href="http://tw.myblog.yahoo.com/jw!so3qZkWTExbaL_GEr7EePezdqA--/article?mid=72863&prev=74660&next=72719&l=f&fid=15"><STRONG>http://tw.myblog.yahoo.com/jw!so3qZkWTExbaL_GEr7EePezdqA--/article?mid=72863&prev=74660&next=72719&l=f&fid=15</STRONG></A></P>
<P> </P>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