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代》雜誌盤點10大被重新發現動物】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美國《時代》雜誌盤點10大被重新發現動物</FONT>】</FONT></STRONG></P><P><STRONG></STRONG> </P>
<P><STRONG>美國《時代》雜誌報導,不久前,被假定為“已滅絕”的米勒灰葉猴和一種巨型陸龜種群又被人重新發現。</STRONG></P>
<P><BR><STRONG>它們的“失而復現”說明動物的生命力有時超出我們的想象。</STRONG></P>
<P><BR><STRONG>為了提高對這些失而復現的動物的關注,美國《時代》雜誌評選出十大被重新發現的物種,包括腔棘魚、裏海馬、爪哇象、米勒灰葉猴以及山地侏儒負鼠在內的動物紛紛榜上有名。</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 align=center><STRONG></STRONG></P><STRONG></STRONG>
<P><STRONG>巨型陸龜亞種Chelonoidis elephantopus </STRONG></P>
<P><STRONG> <BR>2012年1月,《當代生物學》雜誌公布了新發現的DNA證據,證明一度認為已滅絕超過150年的巨型陸龜亞種Chelonoidis elephantopus仍生存在加拉帕哥斯群島的伊莎貝拉島。</STRONG></P>
<P><BR><STRONG>研究人員並沒有實際觀察到這種陸龜,根據他們的研究,C. elephantopus可能由海盜船或者捕鯨船帶到伊莎貝拉島。</STRONG></P>
<P><BR><STRONG>研究人員計劃在捕獲C. elephantopus後啟動一項圈養繁殖計劃,讓混血龜與純種C. elephantopus進行雜交,以確保這種巨型陸龜繼續存在。</STRONG></P>
<P><BR><STRONG>C. elephantopus的體重達到900磅(約合408公斤),在沒有水和食物情況下仍可存活多年。</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 align=center><STRONG></STRONG></P>
<P><BR><STRONG>米勒灰葉猴</STRONG></P>
<P><STRONG> <BR>2011年6月,一組科學家在印度尼西亞叢林深處架設攝影機,希望捕捉到豹子和猩猩的影像。</STRONG></P>
<P><BR><STRONG>在觀看拍攝的影像時,他們除了發現豹子和猩猩的身影外還發現了一度被認為已經滅絕的珍稀動物──米勒灰葉猴。</STRONG></P>
<P><BR><STRONG>這種動物一度生活在印尼的蘇門答臘島和爪哇島以及馬來半島。</STRONG></P>
<P><BR><STRONG>2005年,科學家曾進行一次野外考察,但並沒有發現這種珍稀靈長類動物的任何痕跡,經過隨後幾年的火災、農業耕種和採礦,科學家一度認定米勒灰葉猴已經滅絕。</STRONG></P>
<P><BR><STRONG>僅根據所拍攝的照片,研究人員無法確定現存米勒灰葉猴的數量。</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 align=center><STRONG></STRONG></P>
<P><BR><STRONG>腔棘魚 </STRONG></P>
<P><STRONG> <BR>乍一看,腔棘魚與普通的魚沒什麼兩樣。這種魚身體很長,呈圓柱形,長有8個鰭──2個背鰭、2個胸鰭、2個腹鰭、1個臀鰭和1個尾鰭。</STRONG></P>
<P><BR><STRONG>腔棘魚的心臟呈直管形,腦殼內98.5%的區域被脂肪佔據。</STRONG></P>
<P><BR><STRONG>它們的顎骨巨大,長有零星的牙齒,這些特徵告訴人們,它們並不是在最近進化的。</STRONG></P>
<P><BR><STRONG>科學家一度認為腔棘魚早在6500萬年前就已滅絕。</STRONG></P>
<P><BR><STRONG>1938年,人們又在南非東岸重新發現這種魚。它們是Lazarus taxon中最著名的例子。</STRONG></P>
<P><BR><STRONG>Lazarus taxon代表此前只發現化石記錄,後又再度出現的生物。</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 align=center><STRONG></STRONG></P>
<P><BR><STRONG>越南岩鼠 </STRONG></P>
<P><STRONG> <BR>雖然城市居民可能希望鏟除所有鼠類,但對於越南岩鼠,亞洲的科學家卻希望將它們拉回滅絕邊緣。</STRONG></P>
<P><BR><STRONG>2005年,人們在湄公河流域一家菜市場的砧板上重新發現越南岩鼠。研究人員最初認為發現的是一個全新的物種,經過進一步分析,他們確定這種鼠的真實身份,原來是一個古代鼠類家族成員,一度被認為已經滅絕了1100萬年。</STRONG></P>
<P><BR><STRONG>越南岩鼠是一種夜間活動的嚙齒類動物,外形好似普通老鼠和松鼠的混血兒──尾巴粗大濃密,與松鼠相似;灰色的身體和長長的鬍鬚則是老鼠的特徵。</STRONG></P>
<P><BR><STRONG>在越南的菜市場,科學家還發現了越南岩鼠家族的其他一些成員,促使他們認為這種鼠可能要比此前認為的更為普遍。</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 align=center><STRONG></STRONG></P>
<P><BR><STRONG>山地侏儒負鼠 </STRONG></P>
<P><STRONG> <BR>山地侏儒負鼠是一種有袋動物,體重只有大約45克,一度被認為滅絕並不令人感到吃驚。這種動物喜歡夜間活動,生活在澳大利亞偏遠的高山地區。</STRONG></P>
<P><BR><STRONG>春季和夏季,它們儲存食物,以備在冬季時果腹。</STRONG></P>
<P><BR><STRONG>此外,它們也是一種冬眠動物,最初的冬眠時間只有幾天,隨著溫度越來越低,冬眠時間也隨之延長,最長可達到3周。</STRONG></P>
<P><BR><STRONG>1966年,人們在澳大利亞的一個滑雪小屋再度發現這種動物。1988年,山地侏儒負鼠被列入《動植物群保護法案》保護之列。</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 align=center><STRONG></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沃氏三趾鶉 </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菲律賓的珍稀沃氏三趾鶉一度被認為已經滅絕,直到2009年才再度出現。</STRONG></P>
<P><BR><STRONG>可悲的是,這種珍稀鳥類被當成家禽出售。這種鳥體型很小,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2008年紅名單上被列為“數據缺乏”物種。數據缺乏意味著沒有足夠訊息確定沃氏三趾鶉是否已經滅絕,但科學家認為它們已經不復存在。</STRONG></P>
<P><BR><STRONG>2009年,一個紀錄片攝製組無意間在菲律賓呂宋島山區拍到了這種鳥,但並不知道就是已經“滅絕”的沃氏三趾鶉。</STRONG></P>
<P><BR><STRONG>菲律賓世界鳥類俱樂部的一位鳥類學家在紀錄片中看到了這種鳥,可惜的是,在紀錄片拍攝後不久,攝製組拍到的沃氏三趾鶉便在家禽市場出售。</STRONG></P>
<P><BR><STRONG>俱樂部主席在接受英國《每日郵報》採訪時表示:“無意間拍到這種珍稀鳥類讓我們陷入狂喜之中。這部紀錄片可能是這種鮮為人知的鳥類的唯一影像。</STRONG></P>
<P><BR><STRONG>但令我感到悲哀的是,當地人並不重視生物多樣性,導致這種鳥在蒸煮罐中結束自己的一生。如果拍到的沃氏三趾鶉就是這個鳥類家族的最後一個成員,我們該作何感想?我們希望看到的是,沃氏三趾鶉的厄運能夠促使當地人提高對野生動物的關注度。”</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 align=center><STRONG></STRONG></P>
<P><BR><STRONG>裏海馬 </STRONG></P>
<P><STRONG> <BR>1965年,在伊朗經營兒童馬術中心的美國婦女路易絲 弗魯茲發現一匹小馬,據說曾在裏海地區出現。</STRONG></P>
<P><BR><STRONG>實際上,她發現的並不是一匹矮種馬,而是一度被認為已滅絕的裏海馬。</STRONG></P>
<P><BR><STRONG>裏海馬只是個頭較小,其他特徵與普通馬沒有太大區別。這種馬曾經是古波斯國王的寵兒,消失在人們視線中的時間超過1000年。</STRONG></P>
<P><BR><STRONG>在經過DNA檢測並確定血統之後,弗魯茲啟動了一項繁育計劃,試圖挽救裏海馬的命運。雖然混亂的伊朗政局讓這項工作面臨巨大難度,但弗魯茲最終取得成功。</STRONG></P>
<P><BR><STRONG>目前,裏海馬的數量仍舊較為稀少,我們可以在美國、歐洲、紐西蘭和澳大利亞的一些地區看到它們的身影。</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 align=center><STRONG></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絨鼯鼠 </STRONG></P>
<P><STRONG> <BR>鼯鼠又稱“飛鼠”,但它們並不具備飛行能力,而是利用肢體與軀幹間好似降落傘一樣的翼膜在空中滑翔。</STRONG></P>
<P><BR><STRONG>這種沒有自推進力的滑翔顯然更適於體型較小的嚙齒類動物,這也就是為什麼絕大多數鼯鼠的身長在5到12英寸(約合13到30公分)之間。</STRONG></P>
<P><BR><STRONG>絨鼯鼠是鼯鼠家族的一個另類,它們的站高達到2英尺(約合61公分),濃密的尾巴伸直後的長度也有2英尺。</STRONG></P>
<P><BR><STRONG>70多年前,這種鼯鼠便被打上已滅絕標簽。</STRONG></P>
<P><BR><STRONG>1995年,上紐約州的兩位自然愛好者在巴基斯坦北部地區再次發現絨鼯鼠。</STRONG></P>
<P><BR><STRONG>失而復現之後,絨鼯鼠身上的神秘色彩也再度成為人們的熱門討論話題。</STRONG></P>
<P><BR><STRONG>在巴基斯坦的一些亞文化中,絨鼯鼠的尿液被當成催情劑,它們的叫聲據說預示著死亡。</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 align=center><STRONG></STRONG></P>
<P><BR><STRONG>轡甲尾小袋鼠 </STRONG></P>
<P><STRONG> <BR>這種背部隆起,喜歡跳躍的哺乳動物共有30多個種群,其中最瀕危的當屬轡甲尾小袋鼠。</STRONG></P>
<P><BR><STRONG>甲尾小袋鼠共有3個種群,仍然存在的只有2種。</STRONG></P>
<P><BR><STRONG>轡甲尾小袋鼠的主要特徵為頭部和肩部周圍的白轡線以及帶有刺狀物的尾巴。</STRONG></P>
<P><BR><STRONG>這種小袋鼠一度生活在澳大利亞東部大部分地區,後被狐狸趕出它們的棲息地。與此同時,當地人為了獲得貴重的小袋鼠皮對它們展開瘋狂捕殺,導致它們的數量銳減。</STRONG></P>
<P><BR><STRONG>在1937年最後一次發現轡甲尾小袋鼠之後,這種動物被宣布“滅絕”,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STRONG></P>
<P><BR><STRONG>1973年,一名承包商在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州重新發現轡甲尾小袋鼠。不過,重新出現並不意味著數量較多,根據昆士蘭州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的預測,昆士蘭州的轡甲尾小袋鼠數量不足1000隻。</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 align=center><STRONG></STRONG></P>
<P><BR><STRONG>爪哇象 </STRONG></P>
<P><STRONG> <BR>科學家一度認為爪哇象在歐洲人來到東南亞後走向“滅絕”,這種想法一直持續到2003年,當時研究人員發現婆羅洲侏儒象可能就是爪哇象的後代。</STRONG></P>
<P><BR><STRONG>當地人認為蘇祿國(現在是菲律賓的一座島嶼)的蘇丹在幾百年前將爪哇象從爪哇帶到附近的婆羅洲。</STRONG></P>
<P><BR><STRONG>當時,亞洲象通常被作為統治者之間饋贈的禮物。蘇祿國蘇丹可能將爪哇象作為禮物送給他人,這種送禮行為最終挽救了爪哇象的命運。</STRONG></P>
<P><BR><STRONG>2003年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婆羅洲大象在遺傳上與其他亞洲象種群截然不同,它們的祖先更有可能生活在爪哇。</STRONG></P>
<P><BR><STRONG>此外,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大象長期居住在婆羅洲。</STRONG></P>
<P><BR><STRONG>雖然在遺傳上與其他亞洲象截然不同,但與體型較大的親屬一樣,這種象胃口很大,每天可吃掉330磅(約合150公斤)植物。</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引用:</STRONG><A href="http://tw.myblog.yahoo.com/jw!.BSjyMqBQUULyqadT26VrJ.w/article?mid=29570"><STRONG>http://tw.myblog.yahoo.com/jw!.BSjyMqBQUULyqadT26VrJ.w/article?mid=29570</STRONG></A></P>
<P> </P>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