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學甲寮慈興宮】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人文●學甲寮慈興宮</FONT>】</FONT></STRONG></P> <P><STRONG>學甲寮是道光3年(西元1823年)後台江內海的浮覆地,所在位置為台南市安南區學東里,學東里之行政區域劃設是1976年(民國65年)後學東里與學西里(土城仔庄的角頭之一溪埔仔)的合併,故學東里亦是土城仔庄之信仰圈的一部份,學甲寮西邊與土城仔庄為鄰,北緊靠曾文溪堤防,以曾文溪為界與七股區相鄰。</STRONG></P><P><STRONG></STRONG> </P>
<P><STRONG>東邊則是安南區溪南寮舊村落。</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慈興宮是學甲寮的信仰中心,地址在台南市安南區公學路6段655號,主祀神明為池王爺(池府千歲),同祀有中壇元帥、保生大帝、如來佛祖、田都元帥等,廟埕是在地人士退休人員休閒聚集的地方。</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村落住民大都是由台南學甲區之居民遷徙拓墾而來,在《安南區志》記載:「學甲寮大部分是從今台南縣(註1)學甲鎮(註2)遷來,一位名莊朝的先民,首先從學甲遷入,之後,黃笑和黃文治等人,從「苓仔寮」(今學甲區以西)遷入、...,庄內居民以黃姓為大姓,幾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居民姓黃。」</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慈興宮祭祀範圍中的西營是一座九層的寶塔,創建於1962年(民國51年),上端由虎將軍鎮守,寶塔內置有鳥類及蜈蚣各一的附屬物,坐落在安南區連外交通的要道上公學路7段與安明路4段交叉路口,公學路7段左轉接國姓大橋通往七股區北上,右轉台17線南下可直達到安平區、南區。</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是村落裡人們口中的「虎將軍」,避邪鎮壓保村護民,護衛來往行經國姓大橋交通要道之人車平安,此地因有高低差路面易有衝撞之危險,故有虎將軍的護衛,據說相當靈驗。</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每年農曆9月9日中壇元帥聖誕日,會舉行安五營活動儀式,到西營虎塔重新啓動安符,此時響亮的鑼鼓齊鳴劃破寧靜的夜晚,執事人員依程序進行保庇境內平安的活動,十分的獨特。</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學甲寮慈興宮組有宋江陣,約成立於西元1949年(民國38年)間(正確成立年代不可考,在地耆老口述方式得知),主要是參與西港香,成員以在地庄民為主。</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宋江陣成軍時外聘師父是七股竹仔港村人,為青腳巾師承系統,現任師父為下營區麻豆寮人擔任。</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目前學甲寮慈興宮宋江陣只有在土城仔香(三年一科香)舉辦時,才會召集成員開館練習,是土城香的開路先鋒官。</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STRONG></P>
<P><STRONG></STRONG> </P><strong>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8784</strong>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