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籍富 發表於 2013-3-24 12:53:49

【人文●玉里華山寺】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人文●玉里華山寺</FONT>】</FONT></STRONG></P>&nbsp;<P><STRONG>玉里鎮為四大族群融合的「四合鎮」,故各種宗教信仰都在此蓬勃發展。</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奉祀佛、道教等民間所崇奉的神明有華山寺、玉里慈惠堂等,其中位於花蓮縣玉里鎮和平街75號的華山寺,主祀釋迦牟尼佛,屬於佛教臨濟宗,是當地弘揚佛教的著名道場,更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廟宇沿革】華山寺的前身是日本人在玉里所設的淨土宗佈教所,據目前仍留存於正殿前右側庭院的石碑,碑上所註記「大正三年」乃是建寺時留下來的碑文可證,其創建於民國三年(大正三年、西元1914年)。</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至台灣光復後,佈教所改請白聖法師擔任主持,到了民國三十六年(西元1947年),才改稱為「華山寺」。</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祀神傳說】釋迦牟尼,原名悉達多•喬達摩,古印度釋迦族人(生於尼泊爾南部),佛教創始人,和基督教、伊斯蘭教成為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釋迦牟尼生於西元前565年,卒於西元前486年,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的王子,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在二十九歲時,有感於人世生、老、病、死等諸多苦惱,因而捨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三十五歲時,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證悟了生命的真相,成就正覺,遂創立佛教,隨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一帶傳教,八十歲時在拘尸那迦城涅槃辭世。</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而釋迦牟尼乃是後人對他的尊稱,民間簡稱「佛祖」或「佛陀」,其中「釋迦」是祂所屬的部族的名稱,亦是「能」的意思,而牟尼則為「仁」、「儒」、「忍」、「寂」等善德之意。</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所以「釋迦牟尼」合起來的意思就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的聖人,是佛教徒對他最尊敬的稱呼。</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strong>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7586</strong>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文●玉里華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