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百科,巴特那】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地理百科,巴特那</FONT>】</FONT></STRONG></P><P><STRONG> </STRONG></P>
<P><STRONG>巴特那是印度的宗聖地,位於比哈爾邦邦東部恒河南岸。 <BR> </STRONG></P>
<P><STRONG>城市歷史悠久,已有2500年的歷史,曾為西元前3世紀孔雀王朝阿育王的首府,佛經裏多有記載,稱為“華氏成”。 <BR> </STRONG></P>
<P><STRONG>4世紀時為芨多王朝的屬地。 <BR> </STRONG></P>
<P><STRONG>該地早期曾為佛教重鎮,為佛教護法王阿育王奉佛的中心,也是摩揭陀國的佛教基地,在佛教史上曾有過輝煌燦爛的時代。 <BR> </STRONG></P>
<P><STRONG>佛教在印度衰亡後,該城亦成為印度教的聖地。 <BR> </STRONG></P>
<P><STRONG>按婆羅門教文獻《往世書》所載,相傳大神濕婆亡妻薩蒂的身體服飾分成51部分,分往全國各地,凡能留住一部分的就是一個聖地。 <BR> </STRONG></P>
<P><STRONG>薩蒂的農服落到了此地,成為教徒瞻拜之地。 <BR> </STRONG></P>
<P><STRONG>農服曾經落到當地兩處地方,人們分別建造了大巴特恩女神廟和小巴特恩女神廟。 <BR> </STRONG></P>
<P><STRONG>城內宗教遺址甚多。 <BR> </STRONG></P>
<P><STRONG>天花女神廟是女信徒參拜的場所,許多婦女長途跋涉來此敬神,祈求保佑子女不受天花襲擊。 <BR> </STRONG></P>
<P><STRONG>城內博物館保存了眾多的宗教神像和祭品。 <BR> </STRONG></P>
<P><STRONG>一個女神高2米,有一塊完整的巨石雕刻而成。 <BR> </STRONG></P>
<P><STRONG>女神左手拿佛塵,右手特念珠,為孔雀王朝的珍品。 <BR> </STRONG></P>
<P><STRONG>用金屬製成的梵天神像,左邊站著手特華蓋的因陀羅,與梵天相對而視,是巴爾王朝的著名作品。 <BR> </STRONG></P>
<P><STRONG>一座塑像是愛神左擁妻子羅蒂,右樓另一個妻子德利市,雙手特化箭,腳踏飛魚,兩個妻子極盡諛歡,呈舞蹈狀,因的愛神心花怒放。 <BR> </STRONG></P>
<P><STRONG>巴特那成為印度宗教考古的中心,為學者所注目,又吸引了大量的信徒和國外遊客。 <BR> </STRONG></P>
<P><STRONG>哈爾曼地爾寺是錫克教五大聖地之一。 <BR> </STRONG></P>
<P><STRONG>最早為著名的佛教聖地之一,佛陀曾在此第一次向弟子說法。 <BR> </STRONG></P>
<P><STRONG>錫克教創始人那納克曾在此建造了華麗的住所,取名為沙利斯•菜•約赫里。 <BR> </STRONG></P>
<P><STRONG>第九代祖師迪夫•巴哈都爾也在這裏裡居住過。 <BR> </STRONG></P>
<P><STRONG>1839年被大火毀滅,隨後大雄•蘭吉特•辛格進行重建,但於1934年地震時倒塌,1954年再次重建,歷時3年完成。 <BR> </STRONG></P>
<P><STRONG>現在的寺院為一座兩成長方形建築,數扇拱形門組成了一條寬闊的內廓,房頂有數座房地漏孔圓塔,另散佈一些小塔。 <BR> </STRONG></P>
<P><STRONG>整座建築樸實大方。 <BR> </STRONG></P>
<P><STRONG>寺內現存有一些聖物,重要的有祖師戈賓的出生時睡過的四腿金葉搖籃、祖師用過的4只箭簇、刺刀、一雙拖鞋、一些經典。 <BR> </STRONG></P>
<P><STRONG>按照錫克教的規定,教徒必須到大聖地巡禮朝拜,故每年來此的國內外錫克教徒成千上萬。 <BR> </STRONG></P>
<P><STRONG>引用: </STRONG><A href="http://www.chinabaike.com/article/316/334/2007/20071009566930.html"><STRONG>http://www.chinabaike.com/article/316/334/2007/20071009566930.html</STRONG></A></P>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