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工學●培基語言】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中華百科全書●工學●培基語言</FONT>】</FONT></STRONG></P> <P><STRONG>培基語言(BASIC),全名為Beginner'sAll-purposeSymbolicInstructionCode,是一種類似福傳式譯語(FORTRAN)的電腦程式語言,於西元一九六三至一九六四年間,凱模尼(GohnG.Kemeny)和寇茲(ThomasE.Kurtz)兩位教授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支持下,於達特木土(Dartmoth)學院首先發展出來。</STRONG></P><P><STRONG></STRONG> </P>
<P><STRONG>一九六四至一九七四年間,亦陸續有培基語言的發展,但都大同小異;</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一九七四年一月,美國國家標準局召集了委員會提出了培基語言的基準。</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一九七八年,委員會制定出標準BSR-X3.60為最基本的程式語言,經繼續不斷的發展與充實,不久即得到美國國家標準局的認可。</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培基語言通常被認為是學習高階語言(HighLevelLanguage)中最簡單的一種,類似於FTN,但比FTN來得易學、易懂,及易使用,也易於記憶。</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而且在高階電腦程式語言中,唯一具有交談式對話的特性,因此可達成線上(On-line)作業方式,適用於一般大、中、小的電腦,也可以用於工程科技計算及商業資料處理,故其用途非常廣泛。</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學習培基語言,應對其符號及六個基本要素:一、敘述號碼,二、常數,三、變數,四、數學函數,五,算術運算式,六、關係與邏輯運算式,熟記定義與規則,最重要的需訓練工作處理流程(ProcessingFlow)的邏輯觀念,並靈活運用各項指令:輸入、輸出指令(I/O),控制轉移指令,循環指令,行列及度量敘令,數學函數與次常式(Subroutine)的定義與撰寫,矩陣與行列式敘令等,以達到使用時間最短,占記憶體最少,而能大量處理資料為原則。</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鄭嘉武)</STRONG></P>
<P><STRONG></STRONG> </P>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6913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