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社會●社會心理學】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中華百科全書●社會●社會心理學</FONT>】</FONT></STRONG></P> <P><STRONG>社會心理學之名,初為法國塔德(Tarde,西元一八九八年)所提出,乃研究個人在社會情境中之行為的科學,著重在個體和社會之關係的研究。</STRONG></P><P><STRONG></STRONG> </P>
<P><STRONG>十九世紀末葉始成為一種獨立研究的園地,如法國塔德的模倣定律(一八九○)及黎朋(Lebon)的群眾心理(一八九六),可看作研究這種行為的濫觴。</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至一九○八年,始有兩本有系統的社會心理學著作問世:一為美國羅斯(Ross,E.A.)寫的,以社會壓力說明社會、政治等現象;</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一為英國麥獨孤(McDougall,W.)寫的,則以本能解釋社會行為。</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在一九二○年前後,本能論受到嚴厲批評後,社會心理學始漸採取相關法和實驗法研究問題,而不從事理論的建立。</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其內容演變如下。</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在三十年代,有兩項重要研究:薛瑞夫(Sherif,M.,一九三五)研究行為的社會常模(SocialNorm),以說明我們應如何行動以及對我們行為的影響。</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勒溫(Lewin,etal.,一九三九)則系統的研究領導和有關的歷程。</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到了四十年代,受二次大戰的強烈影響,社會心理學轉而注意偏見、說服和宣傳等專題的研究。</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進入五十年代,社會心理學開闢了若干新的研究主題。</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其一為研究團體和團體成員對個人行為的影響。</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另一個重要論題,為各種人格特質如成就需求或社會贊許需求和社會行為的關係。</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在這個階段中,最引起社會心理學者的興趣和注意的事情,也許是費廷吉(Festinger,一九五七)所提出的認知失調論(CognitiveDissonance)。</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他認為人最不喜歡不調和,一且發生了不調和,使會努力去減輕它;</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特別是發現各特殊態度間或態度和行為間有了矛盾,便會非常不愉快,而在各方面試圖消除它。</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六十年代雖動亂不安,但社會心理學在這時期真正成長了,除了認知失調的研究繼續大步前進,而另外發現了若干新園地或迅速擴展研究的範圍,主要的研究有:人類暴力原因和如何防止的侵犯和暴力(AggressionandViolence)問題、吸引力和愛(AttractionandLove)的問題、如何幫助他人的利他主義和援助(AltruismandHelping)的問題、培養合作條件的社會交換(SocialExchange)的問題、模倣和仿效(ImitationandModeling)問題、團體決定(GroupDecisionWaking)問題,以及研究有關形成印象的人員知覺(PersonPerception)問題等。</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到了六十年代尾,社會心理學者開拓的研究範圍,幾乎包括了社會行為的每一個方面。</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於一九七○年以後,除繼續和擴展一九六○年代的研究,尤其有關侵犯、援助和愛的複行為,更增加了若干新研究的主題:一、注意環境因素,如溫度、噪音和擁擠的影響。</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二、歸因(Attribution),即依據他人行為推論其動機、意向及特性的歷程,成為社會心理學重要課題。</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三、注意非語文溝通(Non-VerbalCommunication)的問題,如經由凝視和姿勢方式與他人溝通。</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四、逐漸注意性行為的問題。</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在這些重要發展之外,倘有兩種明顯的趨勢:一、社會心理學者日漸關切其研究的社會適切性,他們開始認識到所作的研究,應有益於社會,對於解決嚴重的社會問題應有所貢獻,如正視少數團體,以及偏見與歧視等問題。</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二、社會心理學者除了在實驗室的控制環境下研究,逐漸重視在實際生活情境中進行各種研究。</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他們認為研究社會行為,應在社會行為正常發生的條件和環境之下,始有意義。</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由於社會適切性,和實地研究(FieldResearch)。</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這兩種趨勢的結合,已使社會心理學內容開始產生了若干重大的變化。</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新內容勢必日趨成熱和茁壯,更適於對人類福祉工作的推進。</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路君約)</STRONG></P>
<P><STRONG></STRONG> </P>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893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