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碩 發表於 2012-11-25 14:47:49

【中央研究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圖書室】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中央研究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圖書室</FONT>】</FONT></STRONG></P>&nbsp;<P><STRONG>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民國71年(1982)7月間,中央研究院舉行第15次院士會議時,由李遠哲院士等15人聯署建議成立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71年9月23日奉准設立籌備處。</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同年該院聘請國內外有關學者專家吳大猷、李遠哲、浦大邦、張昭鼎、張圖南,湯光天、閻愛德等7位先生組成設所諮詢委員會,由李遠哲先生擔任主任委員。</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71年12月間經設所諮詢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決議,由張昭鼎先生擔任籌備處主任迄今。</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該所設立之目的為:(一)提倡尖端科學研究:使該所成為一基本性及多元性之尖端科學研究中心,並達到國際水準。</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二)構成學術橋樑:由於原子分子科學之多元性,可在現有之物理、化學、生物、資訊科學等研究所之間,提供一連續性之橋樑。</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三)促進群體合作:國內現今在物理、化學等基本科學方面,尚局限於小規模之單獨研究,儀器設備亦不夠完整,該所可為群體合作研究提供楷模。</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四)加強研教合作:進一步加強該院與大學院校之研究合作,幫助各校訓練研究生,成為我國科學界新血。</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五)加強學術交流:提供優良研究環境,吸引國外學人返國,加強國內外學術交流。</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六)協助發展應用科學:由於原子分子科學之多元性,與各門應用科學(如雷射科學及能源科學)皆有密切關係,因此該所之設立可對應用科學提供基本知識基礎,加強研究發展。</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該研究所與臺灣大學化學系及國科會化學中心合作建立一專業性的圖書室,以支援該所設立的目標,提供研究人員所需之資料。</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該圖書室採開放式管理,現(1992)有藏書12,000多冊,期刊約200多種。</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STRONG>&nbsp;</P>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央研究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圖書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