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恩,漢斯】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曼恩,漢斯</FONT>】</FONT></STRONG></P> <P><STRONG>Manen,Hansvan(1932-)</STRONG></P><P><STRONG></STRONG> </P>
<P><STRONG>【辭書名稱】舞蹈辭典</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類別】:芭蕾</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人名。</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他出生於NieuwerAmstel,荷蘭籍芭蕾舞者、編舞家與舞蹈總監,1951年起隨嘎斯克爾(SoniaGaskell)、阿瑞(FrançoiseAdret)與基斯(NoraKiss)習舞,同年加入其師嘎斯克爾的芭蕾舞團,1952-1958年應邀為阿姆斯特丹歌劇院舞團舞者,1959年赴巴黎參加羅藍.培堤(RolandPetit)芭蕾舞團的演出,1960年應聘為荷蘭舞蹈團(NetherlandsDanceTheatre)的舞者與編舞家,此團現為世界有名的現代舞團之一。</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1961-1970年先後與邊哲明.哈卡威(BenjaminHarkavy)、葛蘭.泰特利(GlenTetley)共同執掌舞團的藝術指導,1970年離開荷蘭舞蹈團成為自由的編舞家,1973年起經常為英國皇家芭蕾舞團(RoyalBallet)、德國司圖加特舞團與荷蘭國家芭蕾舞團編舞,除了舞蹈專業漢斯.曼恩也是一位傑出的攝影師,1985年他在阿姆斯特丹與巴黎曾舉辦攝影展。</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漢斯.曼恩是一位起步學舞較晚的舞蹈家,也因為如此使他很早對編舞產生興趣,以至於後來成為荷蘭極少數的本土編舞家之一,尤其是在他離開阿姆斯特丹歌劇院舞團之後,擔綱新成立的荷蘭舞蹈團的編舞家與藝術指導期間,他頗受美國現代舞葛蘭姆技巧(GrahamTechnique)與羅賓斯(JeromeRobbins)爵士舞作的影響;</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同時他獲得很多的機會,去嘗試各種實驗性的編舞方法,他是一位創作理念清晰的編舞家,具有高度的理解力與凝聚力。</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首先曼恩將芭蕾與現代舞的技巧作了完美的融合,再者他為芭蕾舞加入許多象徵性的手勢與姿勢,使他的舞作脫離了傳統芭蕾舞的呆板,其實曼恩的編舞手法是多元化的,完全從形式主義的觀點,以音樂的結構作為舞作的藍圖,有時又編出充滿激情與衝突的雙人舞,他大部份的舞作都是單幕舞劇,亦常涉及兩性關係的探討,這些不同角度的探討,隨時出現在他的影片、舞蹈作品與攝影作品中,他較傑出的作品有《DeMaanindeTrapeze》(1959)、《朦朧之間》(Twilight,1972)、《鍵盤變奏曲》(KlavierVariationen,1980-1982)、《芭蕾景象》(BalletScenes,1985)、《四首舒曼小品》(FourSchumannPieces,1975)……與影片《兩回》(Twice,1970)、《生活》(Live,1979)、《靈機一動》(Brainstorm,1989)等。</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曼恩的多才多藝,不只建立了自己的芭蕾舞風格,並且也為荷蘭的現代舞蹈團開創了新契機。</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STRONG> </P>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