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2818 發表於 2012-8-21 00:25:02

【醫宗金鑑 正骨心法要訣 頭面部 囟骨 02】

<P align=center><B><FONT size=5>【<FONT color=red>醫宗金鑑 正骨心法要訣 頭面部 囟骨 02</FONT>】</FONT> </P>
<P>&nbsp;</P>
<P>&nbsp;</P>囟骨 囟骨者,嬰兒頂骨未合,軟而跳動之處,名曰「囟門」。
<P>&nbsp;</P>或跌打損傷,骨縫雖綻,尚未震傷腦髓,筋未振轉。
<P>&nbsp;</P>其形頭項浮光,面虛眼腫,鼻大唇翻,舌硬睡困昏沈,肉雖腫而未皮破出血者。
<P>&nbsp;</P>宜扶起正坐,即以蔥汁合定痛散,敷於傷處。
<P>&nbsp;</P>再以毛頭紙蘸醋貼藥上,燒鐵熨斗烙紙上,以傷處覺熱疼,口中有聲為度。
<P>&nbsp;</P>去藥貼萬靈膏,三日一換,待疼止思食,始揭去膏。
<P>&nbsp;</P>以和傷湯洗之,則風除腫散,血活氣理矣!肉破出血者,即用馬屁勃灰先止其血,次用榆樹皮灸熨法。
<P>&nbsp;</P>內服人參紫金丹,以健脾胃,提元氣,止渴生津,增長精神,強壯身體。
<P>&nbsp;</P>令筋血和通為要,忌發物火酒。
<P>&nbsp;</P>戴抽口,穿帶布帽,以避風寒,不可出房。
<P>&nbsp;</P>若肉破血流不止,骨陷筋翻,必損腦髓,身軟屈,手筋強,氣息無聲,則危篤難醫。
<P>&nbsp;</P>若破痕觸冒寒風者,不治。
<P>&nbsp;</P>馬屁勃俗名「狗頭灰」,產口外者佳。
<P>&nbsp;</P>「定痛散」治一切打撲,損傷。
<P>&nbsp;</P>定痛消腫,舒筋和絡。
<P>&nbsp;</P>當歸、川芎、白芍、官桂 各一錢 三奈 三錢 麝香 三分 紅花 五錢 紫丁香根 五錢 升麻 一錢 防風 一錢 共為細末,老蔥搗汁,合敷患處,再用熨法。
<P>&nbsp;</P>「灸熨法」此法耑以灸熨肉破血出諸傷。
<P>&nbsp;</P>蓋因血液津漬潮潤,以樹皮隔之,方灸熨也。
<P>&nbsp;</P>先以榆樹皮安患處,再以老蔥搗爛,並蘄艾止痛散和勻,置樹皮上,連灸五次畢。
<P>&nbsp;</P>以軟絹包裹,戴抽口布帽,擊緊帶子,謹避風冷。
<P>&nbsp;</P>「萬靈膏」治跌打損傷,消瘀散毒,舒筋活血,止痛接骨如神。
<P>&nbsp;</P>兼去麻木風痰,寒濕疼痛等證。
<P>&nbsp;</P>鸛筋草、透骨草、紫丁香根、當歸 酒洗 自然銅 醋淬七次 瓜兒血竭、沒藥 各一兩 川芎 八錢 赤芍 二兩 半兩錢 一枚,醋淬 紅花 一兩 川牛膝、五加皮、石菖蒲、茅山蒼朮 各五錢 木香、秦艽、蛇床子、肉桂、川附子 製 半夏 製 石斛、萆薢、鹿茸 各三錢 虎脛骨 一對 麝香 二錢 右除血竭、沒藥、麝香三味,各研細末,另包外。
<P>&nbsp;</P>共二十三味,先將香油十觔,微火煨浸三日,然後將群藥入油內,煮黑為度,去滓。
<P>&nbsp;</P>加黃丹五觔,再熬將至滴水成珠,離火俟少時,藥溫,將血竭、沒藥、麝香下入攪勻,取起出火氣。
<P>&nbsp;</P>「人參紫金丹」此丹提補元氣,健壯脾胃,止渴生津,增長精神,和通筋血。
<P>&nbsp;</P>被跌仆閃,而氣虛者,最宜服之。
<P>&nbsp;</P>人參 三錢 丁香 一兩 五加皮 二兩 甘草 八錢 茯苓 二錢 當歸 一兩,酒洗 血竭 一兩 骨碎補 一兩 五味子 一兩 沒藥 二兩,去油 共為細末,煉蜜為丸,每服三錢,早晚淡黃酒化服,童便化服亦可。 </B>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醫宗金鑑 正骨心法要訣 頭面部 囟骨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