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靈 發表於 2012-7-16 16:44:51

【道者至善,善始且善成】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道者至善,善始且善成</FONT>】</FONT></STRONG></P>
<P><STRONG>&nbsp;</STRONG></P>
<P><STRONG>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 <BR>&nbsp;</STRONG></P>
<P><STRONG>不笑,不足以為道。 <BR>&nbsp;</STRONG></P>
<P><STRONG>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 <BR>&nbsp;</STRONG></P>
<P><STRONG>上德若穀;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BR>&nbsp;</STRONG></P>
<P><STRONG>道隱無名。 <BR>&nbsp;</STRONG></P>
<P><STRONG>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BR>&nbsp;</STRONG></P>
<P><STRONG>靈性上乘的人聽到道的教化後,勤奮而努力地循道修行;靈性中等的人聽到後,半信半疑地姑妄聽之;缺乏靈性的人聽到後,對它大肆地嘲笑和汙蔑。 <BR>&nbsp;</STRONG></P>
<P><STRONG>如果從來不會遭到嘲笑和攻擊,就沒有資格稱之為“道”。 <BR>&nbsp;</STRONG></P>
<P><STRONG>所以有下面的話:“修道達到深明大義後反而顯得好象蒙昧無知;不斷地循道勇進表現得卻好象不斷地退步;平易地修行其實有很多崎嶇險阻”。 <BR>&nbsp;</STRONG></P>
<P><STRONG>上乘的德行顯示得象低穀一樣卑下;德澤萬物的德行好象沒有做得圓滿;至剛至正的德行貌似軟弱柔順;純真質樸的德行好象會經常變化;最崇高的德行好象蒙受巨大的恥辱一樣;最方正的行動看不到對它的約束;大的器具、大的成就往往曆經千難萬險最終功成;最高妙的聲樂為常人難於領略;真正的大氣勢、大格局、大境界沒有固定的規範。 <BR>&nbsp;</STRONG></P>
<P><STRONG>真正的道飄忽隱約、唯恍唯惚、不可名狀,卻也只有道,有良好的開端和完美的結局。 <BR>&nbsp;</STRONG></P>
<P><STRONG>“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道”是宇宙最根本的法則。 <BR>&nbsp;</STRONG></P>
<P><STRONG>“道”是天地萬物的來源和根本。 <BR>&nbsp;</STRONG></P>
<P><STRONG>“道”是真正的“玄學”——無比深奧的宇宙學問。 <BR>&nbsp;</STRONG></P>
<P><STRONG>它所講述的道理不是一般人能夠理解的,而且有時甚至是與普通常識看起來背道而馳的,因此,“道”傳播出來的時候,在一般人看來很象是癡人說夢。 <BR>&nbsp;</STRONG></P>
<P><STRONG>聽不明白的人不會認為是自己層次太低,只會認為講的人只白癡,所以會“大笑之”。 <BR>&nbsp;</STRONG></P>
<P><STRONG>這種“笑”,是譏笑、嘲笑,是道德層次很低的人所特有的笑。 <BR>&nbsp;</STRONG></P>
<P><STRONG>真正有道德的人聽到非常不符合“道德”的事情,他也不會去譏笑、嘲笑的,他只會覺得憐憫,看不見宇宙真相的人才是真正可憐的。 <BR>&nbsp;</STRONG></P>
<P><STRONG>就象井底的青蛙,它只能看到井這麼大的範圍和頭上小小的一個井口那麼大的“天”,所以它就不能想象這個世界上還有大海和天空這麼廣泛而浩瀚的東西,誰如果給它講大海、講天空,它肯定會“大笑之”。 <BR>&nbsp;</STRONG></P>
<P><STRONG>這樣的井底之蛙,有道德的人只能是深深地憐憫它。 <BR>&nbsp;</STRONG></P>
<P><STRONG>甚至也沒法更深一步地去解釋,因為它就在那個層次上。 <BR>&nbsp;</STRONG></P>
<P><STRONG>在沒有得到進一步的提升以前,在它沒有真正發現和體會到“道”的奧秘時,它永遠是只會“大笑之”的。 <BR>&nbsp;</STRONG></P>
<P><STRONG>比它高一個層次的人,是“若存若亡”的“中士”,就是半信半疑的人。 <BR>&nbsp;</STRONG></P>
<P><STRONG>為什麼他半信半疑?就因為他對“道”的感覺是“若存若亡”的。 <BR>&nbsp;</STRONG></P>
<P><STRONG>在這個世界上,這樣的人是可以引導的,因為他有“道心”、“慧根”,他不是那種固步自封、自以為是的人。 <BR>&nbsp;</STRONG></P>
<P><STRONG>但是這樣的人也是很不穩定的人。 <BR>&nbsp;</STRONG></P>
<P><STRONG>今天他可能聽了“道”的教誨而向“道”走近一步,明天他可能又聽了非道的東西而離“道”遠了一步,他是那種遊離徘徊於“道”和“非道”之間的人。 <BR>&nbsp;</STRONG></P>
<P><STRONG>再高一個層次的人,就是“上士”,他一旦接觸到“道”,他就會“勤而行之”。 <BR>&nbsp;</STRONG></P>
<P><STRONG>為什麼呢?因為他的“道心”和“慧根”非常的厚實,在他以往的生命中,他和“道”就有著極深厚的緣分,他會和“道”一見鐘情,就象找到了多年失散的伴侶。 <BR>&nbsp;</STRONG></P>
<P><STRONG>一旦找到,就終生奉行,矢志不渝。 <BR>&nbsp;</STRONG></P>
<P><STRONG>這樣的人不要說他真正接觸到了“道”的教誨,就算一直沒有,他自己一個人也有可能憑著累世的修行重新找到修道的法門。 <BR>&nbsp;</STRONG></P>
<P><STRONG>佛家講的“獨覺”就是講這種人,釋迦牟尼就是“獨覺”的。 <BR>&nbsp;</STRONG></P>
<P><STRONG>“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 <BR>&nbsp;</STRONG></P>
<P><STRONG>認識“道”不是一個“外學”的過程,這個過程是“無智亦無得”的。 <BR>&nbsp;</STRONG></P>
<P><STRONG>因此,當你真正明白“道”,用“道”來規範自己的人生的時候,外表看起來、或者說用世俗的眼光看來,好象你反而是變“糊塗”了。 <BR>&nbsp;</STRONG></P>
<P><STRONG>一般人都要“爭”,而你決定“不爭”了;一般人都在“為目”,而你覺得應該“為腹不為目”了;一般人都要“為學日益”,而你在“為道日損”;一般人“如登春臺,如享太牢”,而你“獨泊兮其未兆”。 <BR>&nbsp;</STRONG></P>
<P><STRONG>你是“愚人之心也哉!” 你在遵循著“道”前進,別人認為你在倒退,與曆史發展的潮流相反。 <BR>&nbsp;</STRONG></P>
<P><STRONG>大家都在競爭,大家都在講全球一體化,大家都在講高速發展,大家都在講向外探索。 <BR>&nbsp;</STRONG></P>
<P><STRONG>只有你,要不爭,要獨立思考,要緩慢積蓄,要向內明悟。 <BR>&nbsp;</STRONG></P>
<P><STRONG>修行道德是真正的大道,是寬廣而平坦的大道,這是從它的根本特性來說的。 <BR>&nbsp;</STRONG></P>
<P><STRONG>但是對於每一個具體的修道者來說,這又是一條充滿著崎嶇、坎坷,災難、挑戰、考驗重重的磨難之路。 <BR>&nbsp;</STRONG></P>
<P><STRONG>只有大智大慧、勇猛精進的人才能到達真正的“彼岸”——那個無比光明、無比快樂、天人合一、萬象歸一的境界。 <BR>&nbsp;</STRONG></P>
<P><STRONG>“上德若穀;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最廣大的“德”永遠呈現出一副空虛不足的模樣。 <BR>&nbsp;</STRONG></P>
<P><STRONG>空虛和不足,才能讓萬物有歸附的餘地。 <BR>&nbsp;</STRONG></P>
<P><STRONG>萬物紛紛前來歸附而它始終保持著空虛不足,這就說明了它的廣大。 <BR>&nbsp;</STRONG></P>
<P><STRONG>建立真正的道德不需要大吹大擂,大吹大擂的人不是為了道德,而是為了舉著道德的旗幟可以給他帶來名利。 <BR>&nbsp;</STRONG></P>
<P><STRONG>真正修養道德的人只要求自身道德的純粹,不希望外界的幹擾,所以他總是無聲無息地修養道德。 <BR>&nbsp;</STRONG></P>
<P><STRONG>至剛至正的德行貌似軟弱柔順;講的其實是“曲則全”的道理; 純真質樸的德行好象會經常變化;講的其實是“枉則直”的道理; 最崇高的德行好象蒙受巨大的恥辱一樣;講的其實是“受國之垢,是為社稷主;受國之不祥,是為天下王”的道理; 最方正的行動看不到對它的約束;講的其實是“善閉無關鍵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的道理; 大的器具、大的成就往往曆經千難萬險最終功成;最高妙的聲樂為常人難於領略;真正的大氣勢、大格局、大境界沒有固定的規範。 <BR>&nbsp;</STRONG></P>
<P><STRONG>這些講的都是“道”和所有最接近“道”的行為。 <BR>&nbsp;</STRONG></P>
<P><STRONG>“道”的表現往往和一般層次的東西截然不同。 <BR>&nbsp;</STRONG></P>
<P><STRONG>它是超越於所有一般規則的特殊規則,根本規則。 <BR>&nbsp;</STRONG></P>
<P><STRONG>“道隱無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道”的實相、真相永遠隱藏在世間萬物之中,它不會明明白白地顯現給人看的。 <BR>&nbsp;</STRONG></P>
<P><STRONG>要接觸“道”,只有從內修開始,從自己的心靈開始去發覺,去照見。 <BR>&nbsp;</STRONG></P>
<P><STRONG>這個世界上,只有“道”才是自始至終都是“善”的。 <BR>&nbsp;</STRONG></P>
<P><STRONG>循道而行的人,才能擁有良好的開端和完美的結局。 <BR>&nbsp;</STRONG></P>
<P><STRONG>引用</STRONG>:<A href="http://www.yiyuanyi.org/guoxue/200904/7357.html">http://www.yiyuanyi.org/guoxue/200904/7357.html</A></P>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道者至善,善始且善成】